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
2.1重点·难点·热点
考点1:国际货币体系内涵
(1)国际货币体系概念: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①国际支付原则。一国对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国货币可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②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各国政府用什么方式弥补国际收支缺口;③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确定。即用什么货币作为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
具体内容:1、确定世界及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2、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或建立有关协调和监督机构。3、确定资金融通机制。 4、确定主导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 5、确定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及履约束机制。
(3)国际货币制度的分类:国际货币制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考点2:三种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国际金本位制
条件: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特点: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的汇率由其含金量决定;国际收支由货币—价格自动调节。
黄金是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
优势:比较稳定,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比较有效。对汇率稳定、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劣势:现实中黄金产量的增长远远无法满足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对黄金的需求;同时黄金在各个国家之间分布不平衡(这两个原因也是国际金本位制崩溃的主要原因)。
(2)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
确定美元为国际储备资产。
实质: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缺点:①“特里芬两难”。 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即:美元要成为世界货币并作为各国的储备资产,维持美元黄金的固定比价以及各国对美元地位的信心,则需要美国保持贸易顺差;而另一方面,为满足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国对美元储备资产的增加则需要美国不断输出美元,因此美国需要保持贸易逆差。这就形成了两难问题,即维持美元与黄金固定比价的信心与美元清偿力之间的矛盾。
归根究底就是在该制度下:无法提供一种数量充足、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国际储备的增长能够适应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最主要原因。
②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③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固定汇率制度以及对汇率波动幅度的现值影响了各国利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同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以及其他政策机制在实际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解中效果有限。
④内外平衡难统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政策调节外部平衡,只能用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内部平衡。
(3)牙买加体系
主要内容: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主要特点:储备货币多元化
汇率安排多样化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黄金非货币化
优点:多元化的储备结构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间的僵硬关系,为国际经济提了多种清偿货币,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储备货币供不应求的矛盾;
多样化的汇率安排适应了多样化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各国经济,为各国维持经济发展与稳定提供了灵活性与独立性,同时有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多种渠道并行,使国际收支的调节更为有效与及时。
缺点: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外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应主张在需求方面降低成员国对储备资产需求,在供给方面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或创造新的全球储备货币。总体而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正朝着多元化和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方向发展。同时建立多元储备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
各校历年相关真题
【东北财大2011年国际金融部分选择第4题】当代国际储备的显著特点是( )
A、国际储备外汇化 B、结构管理标准化 C、外汇储备多元化 D、规模管理规范化
E、国际储备黄金化
答案:A、C、D
【深圳大学2011年简答题第1题】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它包括哪些内容?它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①国际支付原则。一国对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国货币可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②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各国政府用什么方式弥补国际收支缺口;③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确定。即用什么货币作为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
具体内容:1、确定世界及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2、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或建立有关协调和监督机构。3、确定资金融通机制。 4、确定主导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 5、确定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及履约束机制。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建立汇率机制,防止循环的恶性贬值;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有利手段和解决途径;促进各国的经济政策协调。
【广东商学院2012年判断题第4题】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作用()
答案:正确
【社科院2013年名词解释第5题】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
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
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确定美元为国际储备资产。
实质: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缺点:①“特里芬两难”。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最主要原因。
②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③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固定汇率制度以及对汇率波动幅度的现值影响了各国利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同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以及其他政策机制在实际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解中效果有限。
【湖南大学2011年选择题第17题】当储备货币由已过货币充当时,会存在“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矛盾,这被称为
A. 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 B.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
C. 特里芬难题 D. 里昂锡夫之谜
答案:C
答案解析:“特里芬两难”。 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即:美元要成为世界货币并作为各国的储备资产,维持美元黄金的固定比价以及各国对美元地位的信心,则需要美国保持贸易顺差;而另一方面,为满足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国对美元储备资产的增加则需要美国不断输出美元,因此美国需要保持贸易逆差。这就形成了两难问题,即维持美元与黄金固定比价的信心与美元清偿力之间的矛盾。
归根究底就是在该制度下:无法提供一种数量充足、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国际储备的增长能够适应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最主要原因。
【浙江大学2011年简答题第4题】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
答案:牙买加体系
主要内容: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主要特点:储备货币多元化
汇率安排多样化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黄金非货币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名词解释第3题】特里芬难题
答案:“特里芬两难”。 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即:美元要成为世界货币并作为各国的储备资产,维持美元黄金的固定比价以及各国对美元地位的信心,则需要美国保持贸易顺差;而另一方面,为满足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国对美元储备资产的增加则需要美国不断输出美元,因此美国需要保持贸易逆差。这就形成了两难问题,即维持美元与黄金固定比价的信心与美元清偿力之间的矛盾。
【人大2012年选择题第17题】1945年到1972年期间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
答案:正确
解析:1943年7月,在英国、美国的组织下,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形成了所谓“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年8月15日美国被迫宣布停止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的货币不再钉住美元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动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