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研信息 > 2020考研:湖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内容、题型结构、参考书目

2020考研:湖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内容、题型结构、参考书目

时间:2020-07-14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34

湖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编号

440

考试专业

新闻与传播

一、考试性质

包括考试科目地位、考试对象、考试目的等(不超过200字)

《新闻与传播理论基础》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专业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新闻传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核目标

包括考核知识、能力等(不超过200字)

《新闻与传播理论基础》试卷旨在考查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分析突出现象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 学生应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2. 学生应具有利用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和焦点案例的应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包括:1.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

2. 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3.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20分(共4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   30分(共3题,每小题10分)

     论述题         60分(共3题,每小题20分)

         案例分析题     40分(共1题,40分)

5. 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理论70分

   传播理论 80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外新闻事业史

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王韬和《循环日报》

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

梁启超和《时务报》

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

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

章太炎的报刊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

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

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

民初著名记者

《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

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斯诺与《西行漫记》

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

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

手抄新闻

古罗马《每日纪闻》

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

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

便士报与廉价报刊

本杰明·戴与《太阳报》

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

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

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

“扒粪”运动

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

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

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

第二部分 新闻理论

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

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

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新闻价值

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

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习近平新闻思想

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闻舆论监督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

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第三部分 传播理论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传播学的研究学派

传播的特性

传播的概念

传播的类型

人类传播发展的规律

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传播的模式与功能

传播的功能

符号与信息

信息与物质、媒介、符号的关系

信息的特征

传播者

媒介组织及其地位

把关理论

传播制度

传播内容

内容分析

文本分析

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研究学派

传播媒介

媒介分析的标准

传播媒介的类型

媒介与技术

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论

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

受众理论

受众心理  

受众反馈  

意见领袖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的研究历程

大众传播效果评估

宣传的技巧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理论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五、参考书目

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等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4.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5.匡文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湖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编号

334

考试专业

新闻与传播

一、考试性质

包括考试科目地位、考试对象、考试目的等(不超过200字)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核目标

包括考核知识、能力等(不超过200字)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卷旨在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 学生应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素养;

2. 学生应具有利用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进行新闻传播实际应用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包括:1.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

2. 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3.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20分(共4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   30分(共3题,每小题10分)

     实际操作题     60分(共2题,每小题30分)

         写作题         40分(共1题,40分)

5. 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理论 70分

   传播理论 80分

 

四、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

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

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

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

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

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

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

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

10、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

11、突发事件的内涵及采访要求

12、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

(二)新闻写作

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

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

4、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

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6、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

7、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

8、通讯的内涵、特点

9、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10、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三)新闻编辑

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

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

4、编辑策划

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

6、新闻稿件的修改

7、制作新闻标题

8、新闻稿的配置

9、版面和图片编辑

10、专刊与副刊编辑

11、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

12、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

13、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

(四)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

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

3、新闻评论的类型

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5、新闻评论的选题

6、新闻评论的立论

7、新闻评论的论证

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五)编辑出版

1编辑应用写作

2出版策划

 

五、参考书目

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等

1. 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

2.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3.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广播电视出版社,第一版)

4.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5.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