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中哲考博: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哲学考博解析 考博流程 备考分析
————育明教育宋老师6年考博择校经验
助力考博成功!
多选择几个院校进行备考,关于院校的选择:
建议大家同时备考2-3所,但是不要盲选,要有针对性,因为考博的成功院校的选择合理是第一步,对于院校的选择及课程可以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6年考博择校经验助力考博成功,WX13651323531
关于备考:
一级学科哲学下设马哲、中哲、外哲、科哲、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战略哲学);八个二级学科专业.
北京地区有相应的博士点院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中共中央党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建议大家在选择备考院校时候要结合自己的本硕及材料综合的去选择,不要在去盲选,同时选报很多只会增加自己的备考时间,有针对性成功率才会高。一般不要超过3所院校,具体的院校推荐分析等可以加我微信了解。13651323531
关于参考书目:
1.《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
4.《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下),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5.《十三经注疏》,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中国哲学史稿》孙叔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中国哲学史》肖箑父主编,人民出版社;1983
9.《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
关于民大考试形式:
申请审核复试制(各院系有不同报考条件)
招生选拔流程为:
申请报名→线上提交申请材料→外国语统一考试→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综合考核→录取
(一)申请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1年1月2日—1月31日
2.网上报名网址:http://grsjy.muc.edu.cn/zsxt(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
3.网上报名程序:
(1)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注册用户。
(2)在网上填报报考信息、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的电子照片和相关电子材料。
(3)网上支付报名费。
4.网上支付报名费
关于外语:
经招生学院审核后,未到达外国语免考要求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外国语考试。
报考条件
(一)报考普通招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做出书面推荐。
3.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2021届全日制学历教育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21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21年9月1日)。
②以第一作者身份已在报考专业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至少三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提交申请材料时须提供已发表论文复印件)或资政报告(有采纳证明或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
(4)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包括在职类的MPA、教育硕士、法律硕士等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等)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若网上报名时未取得硕士学位,须达到上述(3)所列条件。
(5)在大陆以外地区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递交申请材料时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6)提前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毕业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的提前毕业批准,并已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5.其他报考条件具体参见各招生学院公布的本单位“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中的规定。
(二)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以下简称少干计划),请参见《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少干计划招生专业及导师信息以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准。
(三)部分学院及导师对2021年招收博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是否招收非全脱产在职考生以及其他科研能力要求等),请考生报名前务必认真查阅我校202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导师提出的要求,避免错报,因错报引起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关于院系: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政治系哲学专业,1986年成立独立的哲学系,2000年更名为哲学与宗教学系,2008年更名为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学院哲学、宗教学均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拥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单位,也是国内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宗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我院每年招收110名左右的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学生和留学生,学院现设有2个本科专业(哲学、宗教学)、5个硕士点(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3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
学院具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团队,学缘广泛,质量上乘,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历。他们生活上随缘任运,学术上追求卓越,育人上认真负责。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着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部门的智库成员。
著名学者牟钟鉴教授还应邀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专门讲解中国宗教问题。部分教师还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获得的荣誉有孔子文化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支持计划、宝钢优秀教师奖等,为学院哲学、宗教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