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财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单、联系导师、申请材料、考博经验
一、招生目录
经济学院
专业 | 研究方向 | 招生导师 | 招生计划 | 考试科目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01.环境经济与区域发展 | 王卉彤|刘轶芳 | 2 | 1001英语 2001经济学基础 3030专业综合 |
02.大数据与环境经济学 | 郭冬梅 |
招生方式:申请考核制
申请经验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一般而言,申请资料中研究计划的分量最重,一般占到 30-40%,如何写好研究计划非常关键,而选题是写好研究计划的前提。
(2)不管是考试制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导师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 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早做规划。
(4)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课程内容。
(5)博资考试更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论视野、运用理论分析热点的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和潜力等,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关注期刊论文,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期刊。
二、参考书目
经济学基础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卫兴华、张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第三版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第三版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近两年
4、《高级宏观经济学》 戴维·罗默 上海财经大学出报社 2021年第五版
5、《宏观经济学》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年第十三版
6、《计量经济学》 潘省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第六版
专业综合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哈尔R范里安、费方域等译 格致出版社 2011年第八版
2、《高级微观经济理论》 杰弗瑞A杰里,菲利普J瑞尼 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年
3、《高级宏观经济学基础》 海德拉,范德普罗格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
4、《高级宏观经济学》 戴维罗默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年
5、《高级政治经济学》 张宇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三版
6、《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汤姆·蒂滕伯格著,金志家,余 发新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第七版
7、《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 思德纳著,张蔚文,黄祖辉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三、考博真题
四、考核内容
材料初审
1.个人简历:详细列出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以及与学术活动相关的信息。
2.个人陈述:对个人的经历作简单的总结。
3.研究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不少于 3000 字。
4.成绩单: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成绩单(需加盖就读单位教务部门公章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
5.科研成果列表和复印件(并注明一篇代表作):包括已发表的论文,未发表的工作论文或学位论文。
6.有效的外国语水平证明:各种水平考试的成绩单复印件(或关于本人外语水平的书面说明)。
7.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的证明信。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攻读硕士学位人员,此次不提交,但必须在第二批次考核前已获硕士学位,并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完成学历认证。)。
8.两封专家推荐信: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可使用电子签名)。
【外语免试】
(1)TOEFL成绩90分以上(3年内);
(2)GRE成绩310分以上(3年内);
(3)GMAT成绩650分以上(3年内);
(4)雅思成绩(A类)6.5分以上(3年内);
(5)英语六级成绩不低于500分(3年内);
(6)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3年内);
(7)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并获得学位(3年内)。
复试考核
(1)复试形式:笔试+面试
(2)复试内容:
①笔试:1001英语、2001经济学基础
②面试:分为专业课面试(涵盖专业课笔试内容)、科研基础与科研潜质面试、外语听说面试、导师综合评价四项内容。
专业课面试实行随机抽题制,每个考生只抽一个试题,不得更换题目,考官可继续以追问方式进行提问。
导师综合评价根据考生基本信息材料进行评定。
跨学科加试采取面试的形式进行,加试仅作为录取的依据,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3)成绩计算
总成绩=基础课笔试×40% +专业课面试×15% +科研基础与科研潜质面试×15% +外语听说面试×5% +导师综合评价×25%
五、考博复习
授课计划
【1】学术简历、研究计划等申博材料撰写指导
指导院校、专业和导师选择,专家推荐信撰写,如何联系导师,如何写作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研究成果和个人陈述的技术性处理等。
【2】博士考试重点、范围及命题趋势讲解
讲解命题趋势与特点,掌握复习范围。讲解主要参考书目,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特别是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这是每年考察的重点。
【3】考博热点专题讲解
讲解如何阅读导师组论文(研究动态),如何阅读报考学科最顶级学术期刊,进而梳理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前期所学理论分析热点问题,提高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4】部分真题与答题技巧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指导学生如何答题。
【5】全真模拟练习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结合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6】面试指导
指导学生撰写英文自我介绍、学科介绍等内容,针对往年常问的题目进行模拟练习。
辅助资料
【1】央财经院考试信息更新、考试趋势分析
【2】赠送讲义、笔记、真题、导师期刊文章及论文集等资料
【3】协助联系导师
综合阅读(部分)
特里耶:这个谈话进行得非常有意思,非常感谢你。这个问题很有趣,你和我一样都知道投资者分两类,有短期投资的。他们希望赚到钱,希望很快就可以赚到钱。一旦你给了他短期的回报,他就会把你的股票给抛了。另外是长期投资者,更多地可能是机构投资者,像保险公司的养老基金计划等等。当我来到庞巴迪的时候,我开始做一些很困难的决策,我在这里说的不是控股家庭,说的不是持有总股量18%的控股家庭,我说的是其它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来找我,第一大、第二大和第三大的投资者都先后来找我说,他们说我们希望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股价跌了连续一个月,六个月或是八个月那么只要你这个决策是正确的,让我们在隧道的顶端,能够看到曙光的话,我们就会支持你。所以这个股东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我喜欢管理,显然你面对的是同样的压力,每个季度你都要面临这个压力,而且你都可以在日历上标上这个日期,什么时候要把这个季度绩效拿出来。我知道我自己的下一次是12月1日要公布本季度的绩效。但是你必须时时试着做出正确的决策,不仅是对12月1日来说是对的,对2005年和2007年的12月1日,还是对的。
高红冰:我们都需要这样做,我想特里耶一定面临到的,进入一个家族企业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盘根错节的这种历史形成的人际关系,对管理来讲,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非常欣赏就是说特里耶先生进入这个公司的时候,他首先要拿到100%的一个授权,其实这个指标是很重要的,我相信特里耶先生一定把这个指标又分解成可能需要15个或者30个的授权,很细节的授权。那么我实际上非常想来讨教,特里耶先生就是说,在你进行这些变革,或者人事调整的时候,其实你是有很多高明的策略和技巧的,也就是说除了你的战略方向对了以后,以及你巨大的名声获得授权之后一定在动很多不同部门人事的时候,你是分步去实施的。实际上如果你一开始动得很厉害的时候,我相信这个反弹可能会把你最后推出这个公司去,不管业绩好和坏,可能这些主要要害部门的人事跟股东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非常想知道特里耶先生,你是怎么来安排你的这些策略或者是怎么样做调整,谢谢!
特里耶:我得再次说,这是商业上非常好的讨论方式,我想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么说吧,你需要一些敏感性,你需要考虑到行动的速度,什么样的速度,才能够执行您的决策,那么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公司,在过去的15年,我认为人们都不愿意面对变革,大家都不愿意,你不愿意,我不愿意,谁都不愿意。大家都喜欢维持现状,那么当我们必须要变革的时候做得越快,带来的痛苦就越短。那么一般来说,我觉得还是要快变,使它能够很快地过去,不要使变革拖得很长,我这么说了,还要举一个例子。如果你从事的这一行,技术方面的东西非常重要,即便你觉得必须要换一个经理,你也不能一夜之间就换掉,你会失去技术方面的专家,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我个人还是觉得,长痛不如短痛。
主持人:宁老师,刚才听了我们东西方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困惑,其实在很多困惑上是相同的,就是他们会和董事会之间有一些矛盾,您怎么来看待他们的这种困惑?
宁向东:其实刚才讨论的问题本质上就是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矛盾的问题。那这个矛盾呢,其实是使用职业经理人的企业一个永恒的矛盾,因为大家的利益不一样,大家承担的风险不一样,那么大家可能对战略问题的看法不一样。更不要说还有一些道德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每一天都会遇到,每一个决策的时候都会遇到,那么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个矛盾,变成一个良性的矛盾,而不是一个恶性的矛盾。那么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沟通,因为只有通过很细致的很到位的沟通,才有可能使双方达成共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辞职之前,都要进行这种沟通。
主持人:第四次大概就走人了。
宁向东:那我想要想达到这个沟通,可能有几个前提是必要的,第一个我觉得,就是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上面必须要形成一种可以沟通的平台或者说前提。比如说特里耶先生上任的时候,提出要100%的授权,实际上就是和这个股东尤其是控制性股东,达成一种平衡,那么董事会在中间,实际上有一种参谋和裁判的角色,但是骨子上是控制性股东,57%的投票权,那么和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判断去平衡,那我觉得这个平台是必要的。第二个我觉得就是双方一定要对企业,有足够的了解,有沟通的共识,有足够的认知,有对市场的把握,这个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还有第三条,实际上我觉得还需要一种理性,需要一种考虑问题的共同的逻辑,第四个我觉得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强的一个职能部门去提供相应的这些供决策用的这些信息或者决策的参考我觉得有了这些以后呢,才能形成一个决策的,科学化的前提。
主持人:有着坚定意志的特里耶先生一上任就把庞巴迪家族皇冠上的宝石给摘了下来。这件事呢,多多少少让庞巴迪的高层心里不太舒服。但是终究还是做了,如果把这个比作他上任的第一把火的话,那么他的第二把火,几乎得罪了庞巴迪公司的所有的人。这是什么样的一把火?我们稍候一起来关注。
主持人: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特里耶先生烧的第二把火,来!这上面写了两个中文叫:减肥。您觉得他画得像不像你呀?
特里耶:我想我的头发还没那么白。
主持人:对,他画得确实,比您看起来要老了很多。我们再一次提到年龄的问题,其实这个减肥呢,指的是您给公司做的一个瘦身计划,而且力度非常大。我们举一个例子拿铁路这个项目来说,您就宣布说要在三年之内关闭七家的欧洲工厂,因此就要削减6600个工作职位,那么随之肯定会有相当多数的人会失业,大家看到特里耶先生,一上来做的另一件事,又是大量地裁员,可是在这本书上,您非常喜欢的这本书上。对不起 我又翻到了一句话,不知道您要赞同它,还是要批判它,在这本书上写到说“没完没了的重组和随心所欲的解雇,从来都不是成功之道”,可是您非常推崇这本书,但又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减肥的工作。让6600个工作职位都消失了,让很多的人下岗了,没有工作了。
特里耶:你是不是对每一本书,都采取这样的阅读方式。
主持人:只有一本。
特里耶:同样的没有什么规则,这也是靠判断的。在1974年以前庞巴迪公司根本没有火车,这一业务。在2001年 ,不到30年之后,庞巴迪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火车领域排名第一的企业。我们的业务一直在增长,在发展。还有很多应该合理化的事情,没有去做。举例来说,我们公司的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我们轨道运输的总部,设在德国的柏林,然后每一个分部干线,地铁车辆同样有很多的冗员,我这个柏林总部集团
就有400人,让人想不通,人数太多了,有太多的工厂,都是按照产能的40%进行生产。因此我们在3月17日宣布这个计划,是把在欧洲的7家工厂关闭掉,6600人要失业可能人数还要多一些,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减少雇员,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这个公司一度全球各地的雇员高达85000人,现在是65000人,这次裁员计划完成之后,将会是50000多人。我想这个时候我们的生产力,可以提高很多,我们必须记得我们的目标是要卖我们的产品。 主持人:可以说您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说我们必须在这个时刻裁员,对很多的管理者来说,裁员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体会过这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