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博信息 > 2025年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信息|参考书|笔记资料|面试经验

2025年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信息|参考书|笔记资料|面试经验

时间:2025-02-14     来源:     作者:      点击量:129

2025年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复试面试经验

育明考博-小李老师T/W:185-189-73878

一、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研究方向、导师信息及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及导师

01 教育制度与政策国际比较孔令帅 丁笑炯

02 数学教师教育及跨文化比较黄兴丰

备注:数学教育及相关背景者优先

03 教育效能与评价宁波

考试科目:

①1001 英语②2061 学科基础③3129 综合考评

二、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参考书

1、〔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别国的学校与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2、成有信编著《比较教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3、〔日〕冲原丰著、刘树范、李永连译《比较教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4、〔日〕冲原丰主编、吴自强译《比较教育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

5、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6、朱勃、王孟宪编译《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7、朱勃、王孟宪编译《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根据育明考博对历年真题解析发现,除了以上参考书、还要多关注教育数字化、人机交互、专业教育等热点问题,这就需要考生多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北大教育评论》、《清华教育评论》等国内的核心期刊(育明考博-小李老师)

三、考博要点

1、报考资格审核

申请人按照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要求提交报名材料整理为电子版PDF文件,报考资格审核小组审核招生简章要求的各项报名材料。报考资格审核结果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

2、专业能力审核

专业能力评审小组对考生学业表现、硕士学位论文、科研成果、社会实践或工作业绩、学科背景、外语水平等进行考察并将结果上报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将在学院研究生培养在线网站公布。

3、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由三个部分组成:外国语能力测试、学科基础测试和综合考评,同等学力的考生需加试两门专业课,同等学力政治加试由研究生院负责安排。考核采用线下方式(如遇其他不可抗因素,考核方式另行安排),地址为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81号,上海师范大学东部校区教苑楼(具体考场待通知)。

根据育明考博对历年面试的统计分析,面试主要考察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创新点等,这是考核学生是否具备科研潜力;二是教育改革热点,尤其是二十大报告、二十大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容,最好能背诵;三是参加过的科研项目等工作,主要考察研究方法等方面;四是口语面试,主要考察基本的常用的口语(壹捌伍壹捌玖柒叁捌柒捌)。

四、考博真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2.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3.简述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问题的性质是什么?问题可以分为哪几种?

5.简述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6. 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7.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8.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9.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10.简述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五、育明考博备考建议

【1】学术简历、研究计划等申博材料撰写指导

指导院校、专业和导师选择,专家推荐信撰写,如何联系导师,如何写作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研究成果和个人陈述的技术性处理等。

【2】博士考试重点、范围及命题趋势讲解

讲解命题趋势与特点,掌握复习范围。讲解主要参考书目,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特别是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这是每年考察的重点。

【3】考博热点专题讲解

讲解如何阅读导师组论文(研究动态),如何阅读报考学科最顶级学术期刊,进而梳理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前期所学理论分析热点问题,提高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全真模拟练习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5】面试指导

指导学生撰写英文自我介绍、学科介绍等内容,针对往年常问的题目进行模拟练习。

六、考博笔记

(一)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一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掌握知识和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3)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1)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能力的发展;(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的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A.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4)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就是从教学活动的意义上说的,他决定了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从教学认识的意义上说的。

B.联系:(1)二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2)二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教育内容)(3)二者有着共同的活动目的(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

(三)教学设计

1.定义: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进行计划、选择与安排。

完整的教学设计通常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环节。

2.过程与方法:(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3)制定教学程序计划(4)执行教学程序计划,进行教学活动(5)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以获取必要地反馈信息。

3.模式:(1)系统分析模式:加涅、布里格斯(2)目标模式:迪克和科瑞:设计过程系统性强,具体的设计步骤呈直线型,环环相扣,易于操作。(3)过程模式:肯普: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何一个步骤起步,向前或向后,体现出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

(四)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述

1.教学模式的概念: 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

2.教学模式的特点:

(1)条件性、可操作性、完整性

(2)具有概括化和理论化的特点

(3)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

(4)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教学模式的结构:

(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

即“机器教学”(1)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教师所期待的行为反应,即知识的获得;(2)教学程序有直线式、分支式和凯程序三种;(3)教师的作用是分析教材,将教材内容分成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1)小步子进行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许多具体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不费力,少犯错误,能连续正确地回答问题。(2)呈现明显的反映原则,即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积极的外显反映,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3)及时反馈原则,即学生对每个问题作出反应后,立即提供关于结果的知识,使他们确认自己反应的正误,提高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效果;(4)自定步调学习原则,即学生用自己适合的速度进行学习。

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时强化,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缺点:学习内容完全取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在程序学习中出现的学习问题与困难,不利于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师生之间难以形成积极的情感互动。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