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政管院2025年博士报考信息(2026年考博学生可参考)
报名时间:2024年9月6日上午9:00至9月27日上午9:00
材料提交:2024年9月28日上午11点前
笔试面试时间:复试时间预计为10月下旬。复试方式为笔试和面试
总成绩:笔试成绩及格(60分及以上)方可进入面试,面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100%,即面试成绩为复试总成绩。
育明考博-小李老师T/W:185-189-73878
true
编辑
北大政管院城市与区域管理2026年考博必知:
前期准备
- 了解招生政策:北大博士招生主要是“申请—考核制”,需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初审后进入复试。要关注官方网站,明确报名时间、材料要求等细节。如2024年报名时间为9月6日至9月27日,需在9月28日上午11点前提交材料。
- 满足英语要求:虽然北大不再组织校内外语考试,但考生需提供符合要求的英语成绩,如TOEFL(IBT)90分以上、IELTS(A类)6.5分以上等。
- 提升学术背景:本硕院校和专业有一定影响,双非院校学生申请需更出色的成果。要提前积累科研经历,发表学术论文,核心论文会增加竞争力。
申请材料准备
- 研究计划:这是关键部分,占比较重。要选择合适题目,体现对研究问题的理解、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研究思路的清晰性。建议提前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 学术简历:突出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学术成果、获奖情况等,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避免过于简单。
- 其他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专家推荐信、个人陈述等,确保材料完整、准确、规范。
联系导师
提前与导师取得联系很重要,附上学术简历和研究计划可提高导师回复几率。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和招生情况,争取获得导师认可,增加录取机会。
复试准备
- 专业知识复习:复习公共政策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等基础理论,关注《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的前沿热点。
- 研究方法掌握:熟练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实验方法等,能在面试中清晰阐述研究方法的应用。
- 面试技巧训练:准备常见的面试问题,如自我介绍、研究计划介绍、对专业问题的看法等,注重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应变能力的训练,保持自信、谦逊的态度。
时间安排
提前一到两年开始准备,这样有足够时间积累科研成果、撰写研究计划和复习专业知识。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任务,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才匆忙准备。
一、申请材料
1.《北京大学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上报名并缴费成功后,方可在报名网站下载报考登记表,打印后须在第2页和第3页上签署本人姓名;
2.身份证复印件;
3.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入学前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获得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4.本科、硕士毕业或在读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已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应届硕士在读的申请人,请提供本硕两个阶段的成绩单原件,缺一不可);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论文目录等),以及证明考生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研究成果复印件(已发表或者未发表均可);
6. 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须考生本人亲笔签名;模板详见附件二)。
7. 两封专家推荐信(专家须具有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须专家本人签名;模板详见附件三)。
8.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请务必按要求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
(1) TOEFL(IBT)(含家庭版TOEFL IBT)90分(含)以上(2023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2) IELTS(A类)(不含IELTS indicator)6.5分(含)以上(2023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3) GRE310分(含)以上(2020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4)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500分(含)以上(2020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5) 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合格证书(2020年 9 月 1 日后参加考试);
(6) 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的学习并获得学位(2020年9月1日之后获得),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在母语为英语国家或地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学习的应届生请提供所在学校或者院系的英文授课学位项目成绩单证明,并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请注意以上英文授课仅限学位项目,不包含交流和培训课程项目)。
请考生务必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上述英语水平证明之一,且成绩和参加考试的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将视为不合格材料。复试时须出示原件进行确认。
9.证明学习或工作能力的其他材料,如获奖证书、专利等。
10. 报考政治学(国家安全战略与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应急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政府运行与保障管理)专业定向在职的考生需为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且需提供所在单位在职证明及单位同意全日制攻读博士的相关证明。
1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还须将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主管部门公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同其他报考材料一起,在报名材料接收截止时间前寄送至本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复试信息
复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甄选。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外语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
笔试由学院统一安排。笔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格。
面试小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综合考查申请人知识背景、思维逻辑、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掌握程度等。面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格。
三、复试参考书
以下是一些北大政管院城市与区域管理考博的参考书【育明考博】:
专业基础类
- 《城市管理学》(第三版):杨宏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系统介绍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方法。
- 《高级经济地理学》:相关教材,深入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 《宏观经济学》:曼昆著,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应用,为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类
- 《公共行政学》(第四版):张国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阐述公共行政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李国正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涵盖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内容。
研究方法类
-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全面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拓展阅读类
- 《中国行政管理》 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近五年论文。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导师研究方向。
- 《区位市场设计学:再设计中国工业用地市场》:沈体雁、王彦博、崔娜娜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涉及城市与区域管理中的土地市场等相关内容。
-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第二版):顾建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提升专业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便于阅读英文文献。
辅导资料类
- 《中国行政管理》 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近五年论文。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导师研究方向,把握考试重点,更多考试专业课重点、热点分析欢迎@育明考博-小李老师
四、城市与区域管理考博热点总结
当前城市与区域管理领域热点聚焦于数字化转型、区域协同发展、城市精细化治理等方面,具体热点如下:
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为城市与区域管理带来变革。各地构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整合城市运行数据,实现城市体征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比如重庆完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能力体系,沙坪坝区接入大量感知设备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应用广泛。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城市公交线路,通过AI识别技术加强城市违建监管 。不过,数字化转型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字鸿沟(不同群体和区域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差异)等问题亟待解决。
区域协同发展: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成为区域协同发展重点,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通过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等措施,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例如,长三角百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应用实现跨省“一网通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定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动交通一体化 。区域政策调整与创新持续推进,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如国务院研究推进城市更新、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工作,出台《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
城市精细化治理:城市治理从粗放转向精细,关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等细微处。如北京西城区以花园城市建设为抓手,推进市容市貌整治、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等工作 。“潮汐式管理”创新模式出现,在小区周边、街心公园周边推出“潮汐摊位”,在交通管理中设置“潮汐车道” ,根据不同时段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兼顾民生与市容市貌 。社区自治升级,全国人大代表针对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社区治理提出修订建议,包括扩大物业管理范围、健全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规则体系等内容 。
可持续发展:绿色城市与低碳发展成为趋势,城市规划建设注重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海绵城市 。比如一些城市增加城市绿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构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资源集约利用与循环经济受重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与污染,如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实现废弃物再资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