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武汉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真题解析
6、试述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及其基本特点。(武汉大学2011论述)
【育明教育解析】公共组织或者行政组织的结构分为横向的层级结构和纵向的职能结构。
【育明教育参考答案】感谢育明教育集训营学员、2010年武汉大学行政管理第二名对本题的贡献。
公共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公共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是指公共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即各级政府上下级之间,每层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上下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主从关系,这种排列组合方式便是公共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特点是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它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其缺点是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事务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误人误事。
公共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的基本问题是确立各层次的等级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管理层次是公共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旅行,手续繁杂,不仅不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在公共行政组织中,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公共行政组织权力由高层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7、简述马克思韦伯科层制的基本特点(北师大2008年简答)
【育明教育解析】2014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进行了改革,但是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试题都是源于课本的,基本不存在超纲现象,所以考生找到重点,认真复习即可。
【育明教育参考答案】
韦伯曾任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教授,出任过魏玛宪法起草委员会顾问。韦伯是一位兴趣广泛的典型知识分子,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行政学家。他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被认为是组织学的也是行政学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韦伯认为,官僚科层组织并不是文牍主义、效率低下的组织现象,而是指一种组织形态及其结构特点。合理合法的职权是官僚概念的内涵。这种组织是应用于复杂组织的最有效的形式,因而是已知的对人类进行必要管理的最合理的形式。韦伯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的形成曾经借助于他对政府组织的大量观察。对他来说,在大型行政管理工作中,官僚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在行政管理领域中,人们只能在官僚形式和外行之间选择。尽管如此,韦伯还是将他的理论称之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科层制的基本特点:
(1)官僚组织形态是根据完整的法规制度设立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有确定的目标,并依靠完整的规章制度去规范组织成成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2)统一的等级序列。这种组织是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组织内部根据需要实现劳动分工,同时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责并使之合法化,权责按等级的原则组织起来。
(3)考试任命。根据组织中不同层级的职位需要,公开招考和挑选具备某种技术资格的成员,按照其专长进行合理分配和正式任命,务求每一位成员称职并只有一位上司。
(4)严格的纪律和规则。行政管理人员要遵从官场的严格规则、记录和制约,而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且毫不例外地使用于各种情况。
(5)绩效制度。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辖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公职人员,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他的奖惩与升迁任用制度加以明确规定并与工作成效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