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年第一学期
理论(5)
马克思《1871年巴黎公社史》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斯特维尔《西方现代美学史评述》
《卓别林选集》(一)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外国文学暨戏剧(12)
剧本(10)
★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
莱辛《爱米丽雅·迦绿蒂》
★ 雨果《欧那尼》
★ 罗斯当《西哈诺》
★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梅特林克《青鸟》
★ 果戈里《钦差大臣》
★ 奥尼尔《毛猿》
★ 迪伦马特《老妇还乡》
★ 阿尔布卓夫《伊尔库茨克的故事》
小说(2)
加缪《局外人》
《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中国现当代话剧与文学(19)
剧本(8)
杨利民《大雪地》
杨利民《地质师》
★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徐芬《辛亥潮》
★郭启宏《李白》
★查丽芳《死水微澜》
孟京辉《思凡》
★姚远《商鞅》
小说(11)
★阎连科《黄金洞》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东西《没有语言的 生活》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韩东《我们的身体》
★阿莱《尘埃落定》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
★王安忆《我爱比尔》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刘震云《单位》
刘震云《官人》
刘恒《黑的雪》
张洁《沉重的翅膀》
中国古典文学(8)
小说(5)
★罗贯中(元)《三国演义》
★施耐庵(明)《水浒传》
兰陵笑笑生(明)《金瓶梅词话》
★曹雪芹(清)《红楼梦》
★蒲松龄(清)《聊斋志异》
史论(3)
胡忌《宋金杂剧考》(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
吴毓华 《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
电影艺术(20)
影片(20)
★卡拉克斯(法)《卑贱的血统》1986
★★库布里克(美)《全金属外壳》1987
黄蜀芹(中国)《人·鬼·情》1987
普罗什金(前苏联)《1953年寒冷的夏天》1987
★★张艺谋(中国)《红高粱》1987
★托尔托列(意)《新天堂影院》1988
史·索德伯格(美)《性、谎言和录象带》1988
★皮楚拉(前苏联)《小维拉》1988
★侯孝贤(中国台湾)《悲情城市》1989
科斯特纳(美)《与狼共舞》1990
李安(中国台湾)《饮食男女》1991
★★黄健中(中国)《过年》1991
乔·德米(美)《沉默的羔羊》1991
★马·杜拉(法)《情人》1992
张艺谋(中国)《秋菊打官司》1992
★瓦尼叶(法)《印度支那》1992
马丁·布雷斯特(美)《女人香》1992
★★李安(中国台湾)《喜宴》1993
陈凯歌(中国)《霸王别姬》1993
★★斯皮尔伯格(美)《辛德勒名单》1993
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理论(4)
莱辛《汉堡剧评》
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
外国戏剧暨文学(12)
剧本(12)
★普劳图斯《一坛黄金》
泰伦斯《婆母》
★维迦《羊泉村》
★卡尔德隆《人生如梦》
普劳图斯《孪生兄弟》
塞内加《美狄亚》
中世纪《人人》
马蒌《帖木耳大帝》
马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易卜生《群鬼》
契诃夫《海鸥》
中国现当代话剧与文学(12)
剧本(8)
田汉《湖上的悲剧》
海默《洞箫横吹》
王炼《枯木逢春》
刘川《第二个春天》
任德辉《马兰花》
沈西蒙等《霓虹灯下的哨兵》
陈耘等《年轻的一代》
马吉星《豹子湾的战斗》
当代小说(4)
★池莉《来来往往》
铁凝《红衣少女》
张欣《掘金时代》
张欣《此情可待》
中国古典文学(3)
文论(3)
★王骥德(明)《曲律》
★焦循(清)《花部农谭》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
电影艺术(24)
理论(2)
马尔库兰(前苏联)《情节剧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卡·莱兹(英)《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上一条: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生阅读书目(三)
下一条:中戏考研书《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复习范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