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3、传播过程的序列性
4、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5、民主参与理论
6、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7、“沉默的螺旋”
8、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传播学的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2、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3、简述施拉姆提出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简述国家和ZF对传播媒介实行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5、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阐述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和盖尔顿、鲁治的新闻选择标准理论,并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把关”的认识。
2、阐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就大众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影响做一简要评价。
3、阐述当今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和对国际传播媒介的改变,并就“文化帝国主义”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考研经验,经验分享,考研真题,考研分数线,考研专业课辅导,首选育明教育。咨询热线:400-699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