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模拟题库 > 2016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第十三周测试

2016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第十三周测试

时间:2015-06-18     来源:育明教育部     作者:霹雳虎      点击量:1029

                2016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第十三周测试

一、名词解释5x8

1。大众

育明教育解析:这题属于受众研究中的基础题,这个概念无论在经验学派中还是在批判学派中都涉及,所以答得空间很大。06年专业课一中考过其与人群、群体、公众等概念的对比,06年的综合知识二有考过其与网众的对比。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1)规模的巨大性—— 在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或集团;(2)分散性和异质性——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其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面识,对试图进行大众操作的社会精英来说也难以把握的对象;(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5)无组织性——大众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因而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大众行为主要是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的;(6)同质性——大众成员虽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但又有同一的行为倾向,因而具有同质性,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2。民族志方法
  育明教育解析::研究方法题目,在巴兰和戴维斯的《传播学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和中国传媒大学编的《传播学精编》中都有。院内老师有过类似“不精通调查方法很难考上北大”的说法,足见调查方法的重要性。
  答:民族志方法源于文化人类学,又称田野调查法或者是人种学方法。研究者通常采取参与式观察的方式,深入到特定团体的生活中,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从而询问或观察所发生的事件,然后从内部观点对其意义做出说明。如果从研究得力的历时性来考察,它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选择研究分析对象;第二,提出民族志问题;第三,通过参与性观察、个案访谈等途径搜集民族志资料;第四,进行民族之分析;第五,书写民族志。在此之后,经过反思,进入新一轮的从第二项到第五项的研究。
  民族志研究方法有三个原则:第一,从广义上来说,民族志研究关注所有的文化形式,包括日常生活、宗教和艺术;第二,由于研究者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研究工具,因此必须进行长期的参与观察;第三,必须采用多重资料收集法,已核实观察中发现的资料。
  将民族志方法运用到传播学领域就形成了民族志传播学。民族志传播学是从人类文化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在此,阐释者试图理解的是某一文化或群体成员所采用的传播方式。近期传播学民族志的重要领域包括日常生活情境式的接收、节目类型与文化认识能力的分析以及科技与消费等。传播学领域运用民族志方法研究的经典案例来自于英国文化研究者莫利在20世纪80年代所进行的民族志电视受众研究,他通过两个阶段的研究尝试了对人类传播现象的文化研究、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传播学建构,考察了家庭之中男女权利的分配关系,在实践层面上证实了霍尔的“编码/译码”模式。

  3。阿多诺
  育明教育解析:属于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方面在于文化研究,文化工业等方面。可参考罗杰斯的《大众传播学史》。实际上,许多真题都是具有贯通性的,毕竟传播学知识就那么多,年年考基本还是那些内容,换汤不换药的。像阿多诺这个概念基本上是与他提出来的文化工业的概念是连在一起的。在解释一个人的时候是一定要提它的重要学术观点的。
  答: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成果丰硕,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家。阿多诺于1938年来到美国,应拉扎斯菲尔德邀请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广播节目的研究。由于批判学派与美国经验学派之间的理论基础、方法论上的严重差异,这次合作以失败告终。但在这次研究中,阿多诺依然从批判的角度出发撰写了《论音乐中的拜物教性质和听力的退化》、《论流行音乐》等文章,对现代流行音乐以及艺术家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
  其最著名的观点是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从音乐研究出发,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主张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来表示现代大众传媒及其传播的流行文化。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而是商品,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市场上销售的可替代的项目被生产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交换和实现商业价值,而不是满足人的真正的精神需要。概括而言,文化工业这个概念的批判性含义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文化工业以艺术为名,兜售的其实是可以获得利润的文化商品,使大众的闲暇时间变为一种被剥削的劳动;其二,文化工业具有很浓厚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人们忘乎所以的享受文化快感时,隐秘的操纵了人们的身心乃至潜意识活动。它是一种使得控制变得更密不透风,使政治秩序变得更坚固的“社会水泥”。这个概念暗示了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表明它不过是商品生产与消费的体系。

  4。焦点小组法
 育明教育解析:具体的研究方法,深度访谈、重点访问、民族志等研究方法都在真题里出现过了。出现在名词解释中并不难。
  答:焦点小组法是一种用以了解小组成员态度和行为的方法。其程序大致如下:同时对由6~12人组成的小组进行访谈,在某一主持人的引导下就一些论题展开非结构化的讨论。焦点小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控制状态下的群体讨论,一般运用于如下场合:为研究项目收集初始信息,帮助调查研究进行题项设计,寻找某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一组人如何解释特定现象,以及检验一些初始的想法和设计。
  其优势是一、使研究者收集到一些有关某些现象和论题的初始信息。以在其后使用其他研究方法对现象或论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二、操作快速便捷,成本低,主要是征集小组成员的难度大。三、其问题设计和后续访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焦点小组访谈中的主持人虽然也有一份提纲,但其包括的问题除了具体问题外,还有一些相对宽泛的问题,使主持人和小组成员有很大自由发挥的余地。四、焦点小组访谈收集到的信息和个人采访获得的信息相比,更加完全透明。一个小组成员的看法将有可能激发其他成员对同一问题更深入的思考。
  其劣势是一、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有的成员会试图垄断讨论过程,并把他们的意见强加在其他成员之上。会对小组讨论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二、不适合收集量化的数据,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收集质化数据,回答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的问题,所以对主持人要求很高。三、小组成员通常是由自愿参与研究的个体组成,且只包含为数不多的个体,所以并不能代表要研究的总体等等。

  5。流媒体
 育明教育解析::属于新专业名词的范畴。
  答:流媒体,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视频数据流。以前人们在网络上观看电影或收听音乐时,必须先将整个影音文件下载并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然后才可以观看。与传统的播放方式不同,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部分内容缓存,使流媒体数据流边传送边播放,这样就节省了下载等待时间和存储空间。流媒体数据流具有三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即其数据流具有严格的前后时序关系。
  常见的流媒体的应用主要有:视频点播(VOD)、视频广播、视频监视、视频会议、远程教学、交互式游戏等。总之,目前基于流媒体的应用非常多,发展非常快。丰富的流媒体应用对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解决了制约流媒体的关键技术问题后,可以预料,流媒体应用必然会成为未来网络的主流应用。

  6。麻醉效果
  育明教育解析:此题是拉扎斯菲尔德的三个功能说中一种,详见郭庆光教程。拓展概念:拟态环境、单面人、“电视人”、“容器人”。
  答:麻醉效果是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于1948年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强调的大众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麻醉作用)中的一种。麻醉效果是大众传媒的一种负面社会功能,是指大众过度沉溺于表面信息和通俗娱乐中,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事件的热情和行动能力。从这一点来看,拉扎斯菲尔德虽然是作为传播学经验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其思想中也含有一定对大众传播的批判精神。
  这个概念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概念、马尔库塞的“单面人”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含有对大众媒介功能的批判,大众传媒在受众的观念现实和实际存在的客观事实之间插入了一个“媒介事实”,虚拟环境的环境化正在造成人们与现实世界的隔离,人类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来了解世界,从而过度沉湎于表面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失去社会行动力和社会交往欲求,同时失去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成为电视电脑前的沙发土豆,成为顺从现状的“单面人”,成了“电视人”、“容器人”。

  7。第三者效应
 育明教育解析:这个概念也很简单,白给分的题,各书中虽没有重点讲述,但几乎都有涉及,简单说来,就是“人们认为传播对别人的影响比他自己要大”。
  答:第三者效应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于1983年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上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三者效应的基本思想是:特定信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三效果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这是一个与感官有关的假设,即人们认为大众媒介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的效果。二、另一个假设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就形成了信息原本要产生的效果——虽然不是那种直接的效果。
  对第三者效应的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人们其实比自己认为的要更容易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
  
  8。文化(产业)工业
  育明教育解析:这题已经考过不少次了,在名词解释中出现,要注意不要答得过多,影响论述题的时间。一直是这几年考研题的常考知识,论述题中经常出现。
  答: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从音乐研究出发,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主张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来表示现代大众传媒及其传播的流行文化。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而是商品,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市场上销售的可替代的项目被生产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交换和实现商业价值,而不是满足人的真正的精神需要。概括而言,文化工业这个概念的批判性含义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文化工业以艺术为名,兜售的其实是可以获得利润的文化商品,使大众的闲暇时间变为一种被剥削的劳动;其二,文化工业具有很浓厚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人们忘乎所以的享受文化快感时,隐秘的操纵了人们的身心乃至潜意识活动。它是一种使得控制变得更密不透风,使政治秩序变得更坚固的“社会水泥”。这个概念暗示了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表明它不过是商品生产与消费的体系。

  二、简答题10x5
  1。简述概念在理论构建中的作用。
  育明教育解析::很开放的题,在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中有详细论述。手上没有这本书,大家自己找书看吧,这里就不自己瞎说了。

  2。从权力角度谈谈传播学研究。
  育明教育解析::刚看到这题脑袋有点大,想了一大堆,但貌似又都不好说。总的来说,或者能扣住传播者和规范理论,或者可以想到批判学派的一些东西:关于福柯的话语理论、文化霸权等等。可以说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答题告诉老师,你看过了哪些东西,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不光要体现多方面,也要体现深度。另外考虑到放在简答里,还是不宜展开太多,点到为止即可。(题目的分值和位置对答题策略选择至关重要)实际上,这里的关键词是权力和传播学研究,而传媒政治经济学派的核心概念就是“权力”,因此也谈政治经济学派。这题也可以答成研究方法这一块,谈权力对传播学研究的一些制约和影响。
  答:传播政治经济学重视对文化生产与传播背后的政治与经济力量的分析,其核心概念是“权力”,从权力概念出发揭示了媒介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权力的运作机制,以及由此给公众的“权利”带来的侵害。其代表人物包括赫伯特•席勒、格雷厄姆•默多克、彼得•戈尔丁、尼古拉斯•加汉姆、阿曼德•马特拉等。这里我们不妨通过传媒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来看权力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
  从思想渊源看,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源头为马克思主义。文森特•莫斯可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这些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资源(包括传播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美国传播学者赫伯特•席勒也曾指出,大众媒介紧紧联系着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中心。可见,在西方社会,国家与企业对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大众媒介机构与政治经济组织等权力体系间错综复杂的纠葛,将深深地影响媒介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众所周知,在西方社会中,大众传媒一直被称为除了立法、司法及行政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但这并不能掩盖媒介受控于政府的事实国家对媒介的制约作用在特殊的政治时期,如国内动乱、国际战争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非动乱时期,国家则主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管理工作来影响传播业的变迁。但传播政治经济学家同样告诫,不要被大众媒介似乎总是被动地被政府、军队使用及操纵的表象所迷惑,事实上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媒介必然从自身利益出发周旋于政治与经济的权力体系中,甚至对政治进程进行干预。确实,经济力量对西方大众传媒的影响更显而易见。随着大众传播业的商业化,广告成了大众传播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大众传播业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并受制于广告业及其背后的大公司。这种经济权力的制约,已渗透到媒介文本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使作为“第四种权力”的西方媒介的独立性日益削弱。此外,“节目的娱乐化、本土化,成为欧美新闻媒介的两大潮流。”
  媒介会自觉地把内容定位于能够吸引最大量的顾客并赚取最多的广告收入的内容上。伴随着“商品化”、“市场化”而来的是一股传媒“集中化”的潮流。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尤其是在美国,传媒间的兼并、联合高潮迭起,这股浪潮使得传播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介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媒介巨头手中。因此,媒介所有权问题引起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极大的关注。莫斯可从“空间化”的角度对此加以审视,称之为“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
  政治经济学者之所以为此而担忧,在于媒介所有制与社会民主息息相关,他们看到了公共领域的媒介运作理想和私人所有权越来越集中的媒介现实之间的矛盾。媒介业主会利用其财产权来限制信息的公开流动和辩论,而在他们看来,这两者恰是民主政体的生命力所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美国媒介产业的跨国化发展及其在世界传播领域霸权地位的确立,促使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将传播问题置于国际背景下加以考察。“跨国媒介公司”被他们视为一种新的权力体系,它控制着信息的生产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流动。由此也引发了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探讨。
  由此可见,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认为,在西方社会,作为产业部门的大众传播业,总是处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的权力结构中,是在与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在这种前提下,大众媒介不可能在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上保持中立,或是超越社会利益的冲突。因此,它们所刻意渲染的媒介中立、专业主义、媒介多元化、无社会冲突等意识,在席勒看来,不过是一个个动听的“资本主义神话”。新型传播技术与政治经济基础权力相结合,将对现代社会人的精神进行更为巧妙的操纵和控制。在这样的视野中,受众的消极被动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作为公民的权利正在步步流逝。
  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指出,跨国媒介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现象。对于跨国媒介公司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迫使民族国家解除对大众媒介(特别是广播电视)的种种限制,推进大众媒介的商业化、私有化进程。这势必造成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单行道”流动,即从第一世界流到第三世界的信息明显超过第三世界流到第一世界的信息。同时,西方国家利用跨国公司大量输出西方文化与价值观。这意味着跨国媒介公司在破坏民族国家自主权的同时,还以多种方式对民族国家实施文化控制。从而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受众的利益。

  3。博客的传播学理论解读。
  育明教育解析::博客是最具代表的新媒体,还有YoutubeWiki等代表的网民时代都是这两年的热点。从传播学理论去解读博客,依然,太多的方面可以说了。从传播的过程论(5w模式),传播的使用满足,新媒体的特点,互动性,网络空间上公共领域,真正的民主参与媒体时代等等。往大了扣到技术进步是否必然带来交往理性,私人空间的公共化,微内容带来的媒介生态变化;往小了分析一下它的起源、传播特性、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冲击、web2.0。总之,还是不同的框架下就会答出不同的东西,就看评分标准了,当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大的角度越多越好。
  答: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而Blog的使用者被称为Blogger。将Blog引入中国的方兴东将其音译为博客,既指这种网络媒体工具,也指其使用者,港台地区也称网志或部落格。一般认为,博客是一种借助网络平台,以文字和图片表达思想、记录生活,以网络链接和RSS订阅传播,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网站成为个人出版物的集合体,也够成了网络世界中个体和群体沟通、互动交流的公共平台。这里我将用博客对传统“把关人”理论的冲击来对博客进行解读。
  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首次提出“把关人”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他指出,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极少数;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可能是特定的个人如记者、编辑、主持人,也可能是媒介组织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甚至是媒介组织后面特定的社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的职能无非是对即将发布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广大的受众来说,他们只不过是被主体控制的客体,处于传播过程的末端,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
  博客的出现以及它所带来公众自主选择权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冲击,一、“把关人”与草根精神的冲突。博客是草根的还是精英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博客开放、自由、率性的草根精神,以及“全民皆博”的趋势已经给大众传播带来了冲击。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无论是特定的社会集团还是媒介组织或媒介工作者,都是传播的主体,是传播行为的发起者,是通过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他们始终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向、流量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也就是所谓的“精英”阶层。对于“精英”们传达的信息,广大的公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博客的零技术门槛,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随意地参与新闻生产中。虽然博客无法和大众传媒的力量相比,但是,他们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作为新闻信息的再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这就使草根博客们可以不受“把关人”的限制而大规模迅速普及。前文所指的媒介组织形成的“关口”对博客的发布不再具有把关力。
  二、“把关人”与博客的民主化。博客使“个人出版自由”成为现实。通过个人博客,可以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与读者进行沟通,不必再经过出版商和报社编辑的“把关”。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你甚至可以把那些属于自己的“个人化”信息集中起来,编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或出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可以说,博客开辟了人类言论和交往的崭新时代,也在潜移默化的开辟着人类民主的新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把关人”理念仅仅适合于大众传媒,而对于博客而言,如果对博客的出版自由加以把关,这似乎是一种不合理的镣铐。不论从技术上还是情理上来言,给博客配以专职把关人,都是不合理的。
  三、博客即是“把关人”。写博客(Blog)的人也叫博客(Blogger)。传统媒介的“把关人”主要是由编辑和记者来充当,其把关原则首先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评判,还要充分考虑到传播效果与社会压力。由于单向传播性强,他们必须严守自己的把关职责,体现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依据传媒的价值标准来进行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而博客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其本人就是“把关人”,他们可以直接向社会发布言论。这种模式省略了传播中间最为关键的环节,即由“把关人”把持着的信息流动“关口”。因此,博客在传播信息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而且符合了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畅所欲言的特性,把关人即是博客自己,在博客的世界里,某种程度上是没有“把关人”这种说法的。

  4。群体规范和群体思维对群体传播的作用。
  育明教育解析:这题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一书中的群体传播部分有谈到。基本按书上的内容答就行。一般传播学主要考的内容都是大众传播,但是基本上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道题是关于其他类型的传播,如群体传播。
  答: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群体意识是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感情、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等内容。群体意识的形成是群体传播作用的结果。群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已经形成的群体意识有修整和制约作用,从而形成新的群体思维。而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对于群体传播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群体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上。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群体意识虽然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被个人所吸收,但总体上仍然属于一种集合意识,是相对于个人思维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群体思维是群体意识中的一部分。
  而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群体规范,就是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如果个体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群体中其他人的看法很不一致,他就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驱使他与其他保持一致。
  群体规范的功能主要是:一、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二、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三、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四、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活动的效率。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所承认并且拥护的规范体系,成员个人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倾向于积极维护群体规范。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成员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对群体的忠诚度就会越高,因而对与群体规范下不相容的宣传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抵制态度。而对于与群体规范一致的观点,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

  5。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育明教育解析:内容分析这种题向来很有考试相,原因很明显,是鲜有的批判学派使用的定量的方法,其重要性与多年未考之间完全不对等。
  答: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1)就研究材料的性质而言,它可适于任何形态的材料,可以用在对任何信息形式的研究中,即它既可适用于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又可以适用于非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如广播与演讲录音、电视节目、动作与姿态的录像等),如书籍、杂志、诗歌、报刊、歌曲、绘画、演说、信件、法律等等;
  2)就研究材料的来源而言,它既可以对用于其它目的的许多现有材料(如学生教科书、日记、作业)进行分析,也可以为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收集有关材料(如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句子完成测验等),然后再进行评判分析;
  3)就分析的侧重点讲,它既可以着重于材料的内容,也可以着重于材料的结构,或对两者都予以分析。 
  内容分析法特别适合于对于各类信息的研究并回答研究中的经典问题:谁说了什么?对谁?为什么?怎样?结果如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要求解答什么,为什么及产生何种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适于其的内容一般应具有能重复操作、被人的感观体验、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等特征。潜在、深层的内容不适于采用内容分析进行研究。
  内容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1、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2、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3、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4、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等。
  内容分析的特点是:一、客观的:内容分析定义中的客观是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分析同一内容,并且最后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二、系统性:内容分析采用的是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说需要制定并共同遵守一整套对内容编码的规则和程序。三、定量的:从理论上说,任何编码者如果能够理解整套规则和规程,就能够在信息内容上得到和其他编码者一样的编码。这说明内容分析中得到的数据结果是定量的。四、明确的传播内容:内容分析涉及的是明确的内容,而不是隐含的内容。明确的内容是指讯息实际表达的、不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含义的内容;隐含的内容是指那些需要从字里行间发现其特定含义的内容。
n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在于:一、较为客观。二、。结构化的研究。结构化的最大优点是结果便于量化与统计分析,便于用计算机模拟与处理相关数据。三、。非接触研究。四、定量与定性结合。这是内容分析法最根本的优点,它以定性研究为前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的量的特征,并将它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但定量数据只不过把定性分析已经确定的关系性质转化成数学语言,不管数据多么完美无缺,仅是对事物现象方面的认识,不能取代定性研究。因此这种优点能够达到对文献内容所反映“质”的更深刻、更精确、更全面的认识,得出科学、完整、符合事实的结论,获得一般从定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五、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
    
  三、论述题
  1。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如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传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边界模糊的影响。40
 育明教育解析:又是公共领域,只是换了了一个角度,是从新媒提来谈的。传说本题的出题背景可能与新传院061028、 29两天承办的“北京论坛”分论坛有直接联系。因为该专题会上,杨伯溆老师宣读了论文《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与私人空间的个体化:北京社会网络形成中移动电话的角色》。不过若是不知道的同学,也可以从网络等自己了解较多的方面来谈,可以包括理论部分,公共领域的概念成为答题的一大核心,一位研友提到她是从梅洛维兹的消失的地域那方面说的,也是很有新意的一个方面。还有就是这两年很热的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不仅可以用于上面的“权力”也可以用在这里。应该说这道题非常好的具有将专业性和开放性融合在一起的特点。所以说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有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家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对付所有的题。我所提供的答案只是无数种回答方式中的一种。大家最重要的是要自圆其说,才是得分的关键。
  答:公共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与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与共识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个体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它发端于古希腊城邦广场历经文艺沙龙、咖啡屋和书友会等近代公共领域,发展到资产阶级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兴盛时期,最后在现代商业运作下日趋衰落。
  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存在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并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这便是形成公共领域的三个支点。
  互联网的发展无疑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交互行为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别于以往面对面或通过印刷品、广播等媒介的交往方式,它的确为每个人接收和表达意见并快速得到反馈提供了可能,其“去中心化”的结构形式确实令权威机构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和权力,改为以隐蔽姿态发挥作用,所有这一切将最终导致公共领域实质上向网络公共空间过渡。
  网上交往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私人通信和公共讨论两大类。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工具是私人通信的两种经典形式;各种论坛、社区和作为开放式私人日记的博客多用于公共讨论。逐一分析电子邮件、各种聊天工具、BBS以及博客四种网上交往形式,可以看出:无论是一对一的收发私人邮件,还是群发广告邮件的企业行为,无论是OICQ类型的私人聊天,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聊天室,都有明显的隐私性特征,应该属于私人领域的范畴;网络公共领域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具备典型公共性特征的网络论坛、博客。
  体现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边界模糊的最突出的网络形式是博客。博客最早是以私人日志的概念在中国出现的。博客是“Blog”或者“Weblog”的音译,源于“web log”,即“网络日志”的缩写。按照方兴东的说法,“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博客的“私人日志”定位以及“自媒体”的性质,使得博客拥有者往往将之作为一个的私密空间,然而由于其开放性和与世界的连通性,使其不可避免的也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南京大学某学生在自己博客上对自己老师指名道姓进行辱骂、重庆某主持人在自己博客上公布了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周涛的两段婚史、名为“秦尘”的博客辱骂名为“沈阳”的博客,被后者告上法庭并且败诉。自定义为“私人日志”的博客已经将触角伸到了公共领域,并对个人的隐私形成了威胁。
  另外,2002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对战场最真实地描述,不是《华盛顿邮报》而是一名参战士兵的网络日志,他传达出人对战争真实的态度。产生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这些经历感受原本只是私人领域的东西,然而通过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却产生了公共领域的作用。手机作为个人通讯工具,也在逐渐的发展成为集手机报、手机电视、实际上网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媒体。如此看来,新媒介将带来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边界的模糊甚至是融合。

  2。国务院授权新华社2006910日发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具体谈谈你对此的看法。20
  育明教育解析:这是一道有很强的杀伤力。不过,不少考生都是不知其具体内容而是从常规的对外传播的方面去涉及这道题。实际上很多考生在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用常规理论去谈应该也能得到7-8分左右。所以说大家不要把题目看的太难。
  据一位师兄说,他与某位老师聊过,新院老师深知如今考北大的学子的利害,06年的一个深度访谈,大家就会一口气把定性研究都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院会有意改变每年的套路,尽量做到有所不同,因此有时作为考生的逆向思维要有,换句话说,大家要看的东西多了。另一方面,一个学校,其学术风格总是要有些传统的,北大新院建院不久,正在慢慢树立自己的学术风格,在研究生试题上也是有所体现的。这种风格绝非一年就能看出来,需要三年五年的试题才具有一贯性。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立足明年考北大的同志们除了一贯的博闻强识风格的复习外,结合这两年重社会学基础重研究方法的风格,应该好好强化下这部分知识。建议阅读北大版,袁方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批判部分书目众多,大家有选择的阅读尽量多的书目。综上,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备的知识框架,左手研究方法,右手批判学派,不忘时事热点方为备考北大之上上策。
  答:为规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和国内用户订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促进新闻信息健康、有序传播,新华通讯社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国内用户订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应当与新华社指定的机构签订订用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订用、编译和刊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二、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新闻信息内容,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破坏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荣誉、利益;不得违反中国的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不得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和伤害民族感情;不得散布虚假信息,扰乱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和破坏中国社会稳定;不得宣扬淫秽、暴力或者教唆犯罪;不得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社会公德或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得含有中国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三、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新闻信息有选择权,发现含有被禁止发布内容的,应当予以删除。四、国内用户使用其新闻信息时,应当注明来源,并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五、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通讯社,以及其他具有通讯社性质的新闻发布机构,在内地发布新闻信息参照本办法执行。六、共22条的《办法》还对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的外国通讯社资质要求、发布新闻信息的条件、申请程序以及新闻信息的代理和订用作了详细规定。1996415日新华社发布的《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的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对此,我认为,第一、任何国家都对国外媒体在本国的新闻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只是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制度等有所不同,这也是对外国新闻机构负责任的表现。而且,不同国家在对新闻信息发布管理上,对于本地和境外媒体都有不同的方式,这在各国很普遍。这个管理办法是对1996年颁布的《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的管理办法》的重申,是完全必要的。
  第二、对国外而言,《管理办法》对于外国通讯社在华开展业务进行管理是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外国新闻信息健康、有序传播,同时也可确保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发展新闻信息用户的合法性。同时,对国内而言,使得中国媒体通过合法渠道就可以采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
  第三、至于授权新华社制定发布《管理办法》,一方面,这种做法是历史上形成的,也是对境外通讯社管理政策的合理延续;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华社多年来承担着国家通讯社的职能,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而且作为通讯社的业务特点使它在这方面更具权威性和发言权。当然,《管理办法》不会使新华社成为垄断者,相反,这会促使新华社自己的报道,信息量要更大,新闻性和时效性要更强,报道领域要更广阔,报道要更有深度。

 

测试目的:1、主要帮助同学进行对知识点考点的记忆

                  2、结合答题的思路查找自身的原因

                  3、够好的帮助同学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框架结构

                  4、通过阅卷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查漏补全

                  5、能有效的掌握好答题的思路获取经验和高分要诀

联系人:王老师qq:1362848823    手机:15311897261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50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10:3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