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研报 > 北大北林风景园林考研常见问答

北大北林风景园林考研常见问答

时间:2015-06-20     来源:育明考研     作者:宋老师      点击量:1371

Q: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危机
A:  (1)脆弱的乡村生态系统将面临破坏,特别是水系统。村落从选址开基,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山水格局,沟渠阡陌,护坡池塘,林木坟茔等景观元素,都使乡村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长期超饱和状态的耕作和人口压力,使这种平衡变得非常脆弱。因此,来自城市规划师们的“手术刀”对这样一个脆弱的乡村生命来说无疑是很危险的。<BR><BR>     (2)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严重破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土景观或者说文化认同将丧失。一旦乡村盛行追求起欧式别墅、小洋楼之流,可能势头会比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会开启中国乡土文化景观的毁灭历程。<BR><BR>     (3)草根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的破坏:随着乡土遗产景观的消失,民间的草根信仰体系将随之动摇。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界碑,每一条古道,每一座龙王庙,每一座祖坟,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的载体,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如果把新农村建设理解成为农村的物质空间建设,就很可能把城市的模式带到中国的乡村大地上:“风水林”被砍掉、弯蜒曲折的河道被填掉或被裁弯取直、祠堂被拆掉,所有这些草根信仰的基础都会被彻底毁掉。

Q: 原始人类选择的"满意景观“”
Q: 在理解的基础上论述
A:        人类祖先离开森林走向大地,其生活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自然选择的结果,使人类具有选择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满意景观"的能力。通过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马坝人、山顶洞人等原始人类长期生活过的典型景观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所满意的景观都有以下几方面的结构和功能特征:<BR><BR> (一)边缘结构和边缘效应<BR><BR>           典型的"满意景观"都具有一定的边缘结构特征,即它们都处在山地与平原盆地或河谷平原的边缘地带上,具有一系列边缘效应。首先,边缘生境的多样化和边缘带作为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为原始人采集和狩猎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第二,在景观边缘带上,背依群山俯临平原,便于"了望--庇护"。由于边缘带有山崖、河流等天然屏障,"易攻易守’,使防范和围猎效率都大大提高。显然,边缘景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多方寻求食物和庇护的需求。<BR><BR>   (二)闭合与尺度及其效应 <BR><BR>       自然环境是无限的,而人们的运动速度和强度及识别环境的能力却是有限的。所以,人的正常活动都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尺度适宜的山间盆地、谷地及大平原之角隅满足了人对景观空间的这种要求。<BR><BR>   (三)豁口与走廊结构及其效应<BR><BR>          一个满意的景观,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它具有一些与外界联系的豁口,这些豁口沿河谷延伸,成为沟通各相邻闭合空间的走廊。这一方面是动物迁徙的通道,因而是狩猎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原始人类自身迁徙的必经通道;在不牺牲自己活动便利性的同时,原始人可以利用狭小的豁口和走廊有效地阻止入侵者;当然,作为走廊的河谷,还为原始人提供了生存所必须的水源和丰富的食物资源。<BR><BR>     可见,上述满意景观对原始人来说具有多种生态优势,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原始人对食物、庇护和空间运动的要求。

Q:中国当前城市规划的结构与功能问题
A:    ①机械的功能区划带来城市效率低下<BR><BR>    正如《马丘比丘宪章》所指出的,机械的功能分区破坏了城市的有机性,导致城市功能的低效。而中国的城市规划却仍然在沿用这一模式。单一功能的城市开发,导致城市过分依赖功能体间的交通,最终使本来作为工具的汽车成为了城市的主人,而市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成了依附。<BR><BR>    ②交通对小汽车的依赖<BR><BR>    我们当今城市的所有结构和功能布局都是围绕汽车时代的模式来设计的。不但毁弃了自行车和步行时代的路网结构,也放弃了混合型的单位制结构。<BR><BR>    ③“化妆”的城市代替功能的城市<BR><BR>    早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就批判过的,追求宏伟气派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大道、大型广场的设计,仍然被各个城市的规划决策部门追求。这些城市化妆无助于改善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状况,但却使城市交通变得更复杂。<BR><BR>    ④休憩系统的破坏<BR><BR>    汽车占去了步行空间,城市郊区的农田和自然地被分割、污染、侵占,阻碍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BR><BR>    当今中国城市结构混乱和功能低效的原因在于我们从根本上忘却了建设城市的居住和生活目的,相反,却把实现生活的工具,即生产和交通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目的,把汽车和机器当成城市的主人。

Q: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蔓延的失败原因
A:    ①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BR><BR>   ②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BR><BR>   ③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BR><BR>   ④当外围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BR><BR>   ⑤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

Q: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 SP)
A: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是国家与区域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它是由河流、湿地、林地、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他自然区域共同构成的相互连接的生态网络,用以支持生物物种、维护自然生态过程、提供空气和水资源,提高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Q:如何理解景观安全格局
A:    景观安全格局途径把景观过程(如城市的扩张,物种的运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位置。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他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景观安全格局强调在各种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阈限和层次,但这些阈限和层次都不是顶级的和绝对的,而是阶梯状的,不均匀的。从而确定了多层次的景观安全水平和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BR><BR>    多层次的景观安全格局有助于更有效地谐调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的关系,并为不同土地的开发利用之间的空间“交易”提供依据。也可作为控制突发性灾害的战略性空间格局。<BR><BR>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在恢复和重建中国大地上的城乡景观生态系统和有效地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Q:城市美化运动的积极和消极意义
A:    城市美化运动阶段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它促进了城市设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改善了城市形象,也促进了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师队伍的形成。<BR><BR>   在更多情况下,"城市美化"往往被城市建设决策者的极权欲和权威欲,开发商的金钱欲及挥霍欲,以及规划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所偷换,把机械的、形式美作为主要的目标进行城市中心地带大型项目的改造和兴建。并试图以此来解决城市和社会问题,从而使"城市美化"迷失方向,使倡导者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

Q:城市美化运动的特征
A:    第一、专注于纪念性和表面文章,将建筑或城市空间作为权力的符号,与此同时其乎全然不考虑规划所应达到的更广泛的社会目标;<BR><BR>   第二、为展示而规划,将建筑和城市空间作为表演的舞台,设计的目的是令观众激动,让参观者惊叹。可悲的是,除了少数旁观者外,似乎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表演,而对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木然。

Q:如何理解场所精神
A:    茫茫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神与灵,这便是现象学派所谓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种精神是自然和文化历史所给定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适应的外在力量。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这种精神蕴含在场所的性格和空间之中,前者是由自然和文化的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是环境的全部,后者是三维空间结构。要使设计具有场所性,需要符合两个基本标准,即认同(Identity)和定位(Orientation)。认同即使人类及其活动归属于某一环境。通过认同,人类拥有外部世界,使人的设计与广阔的世界相联系,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定位则是对空间的结构和秩序的认知和适应。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必须是具有结构和秩序的。设计的过程即是解读结构和秩序的过程,也是重建结构和秩序的过程。 

Q:为何要反对"大树移植风"
A:     ①拆东补西,只为脸上贴金。许多城市的"大树""古树",往往不是取之苗圃,而是来自农村的宅前屋后,或农田林网,或山区森林。实际上是一种以牺牲异地环境为代价的,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强调局部"重点工程",只为脸上贴金,对改善城市及大地环境毫无益处。<BR><BR>    ②摧残生命,劳民伤财。生长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根深叶茂,与土地和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关系,而要将其移栽成活,必须伤筋动骨,以保证其上下水份平衡,去其根系,删其枝叶,加之长途运输,能成活者寥寥无几。即便成活,好一棵参天大树,只落得个断臂之维娜斯,美其名曰:古树桩景。此时此地绿化、美化之速成可谓劳民伤财。<BR><BR>    ③生态恶化,助邪遏正。每一棵大树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与土壤、生物、地被,鸟兽昆虫,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生态关系趋于和谐。而将大树移开其生长地后,整个群落的生态必将受到严重破坏,地被遭毁,鸟兽无居,更直接的恶果是水土流失,殃及区域环境,与其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相比,可谓得不偿失。<BR><BR>    总而言之,病态的城市化妆心理,导致了病态的大树移植之风盛行,若不引起重视,祸害无穷。   

Q:历史上景观设计师对城市形态及发展的作用
A:    ①16世纪,托马斯·莫尔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BR><BR>    ②19世纪,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新协和村,傅立叶提出并建立了法朗吉;<BR><BR>    ③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马塔提出线性城市理论,城市形态是由铁路和干道串联在一起的长条型建筑地带。哥本哈根的指状式发展、巴黎轴向延伸等都是线性城市模式的发展;<BR><BR>    ④1898年霍华德在《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中》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小城市;<BR><BR>    ⑤恩温提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称为卧城,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BR><BR>    ⑥法国人勒·柯布西埃提出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的规划方案,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主张城市集中发展;<BR><BR>    ⑦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广亩城市”的规划设想;<BR><BR>    ⑧法国建筑师戈涅出版《工业城市》,孕育了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的原则。

Q:如何理解京杭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
A:    ①大运河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BR><BR>    文化遗产属性是大运河最重要的属性。大运河是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文化遗产,这是京杭大运河最为核心和基本的价值<BR><BR>    ②大运河具有作为区域城乡生产与生活基础设施的价值<BR><BR>    除遗产属性以外.大运河的另外一个重要属性是作为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BR><BR>    (1)作为输水通道的价值。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启动,运河将承担重要的输水通道功能。<BR><BR>    (2)作为运输通道的价值。京杭大运河对于今天部分区段城乡的生产生活仍有着重要意义。<BR><BR>    (3)作为工农业水源的价值。灌溉是运河历史上除运输以外的最大功能。其未断流的部分至今仍是区域农业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运河也是部分城市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BR><BR>    ③大运河作为中国东部国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BR><BR>    ④大运河是未来联系南北和东部大量城镇的战略性休闲游憩廊道.是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身心再生和教育价值。

Q: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 service)
A: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包括:(1)调节服务,如雨洪调蓄,地下水的补充,盐碱地的改善等;(2)生命支持服务,包括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群落等;(3)生产性服务,不仅指粮食生产,还包括其他生命的食物生产,也包括水和能源的生产;(4)文化服务,指审美和启智、教育的服务。EI概念是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要素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人们可以通过可实施的规划途径来保障和维护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因而生态系统服务成为EI概念的核心功能。

Q:EI的三个层次
A:    ①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是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BR><BR>    ②从城市尺度来讲,EI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非机动车出行、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BR><BR>    ③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设计中。<BR><BR>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

Q:反规划与EI的关系
A:     反规划要求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保障着城市的生态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Q:生物群落
A:  生物群落是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Q:简述热带雨林群落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赤道及其两侧湿润地区。(2)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Q: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为世界面积最大,最典型。(2)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季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干燥季节。

Q:简述荒漠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极端干旱地副热高压带和大陆中心。(2)气候特点:极端干旱。

Q:简述苔原(冻原)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北冰洋沿岸。(2)气候特点:冬季酷寒且漫长,夏季凉而短促,土壤具永冻层。

Q: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2)气候特点:半干旱、半湿润气温,低温。

Q: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热带森林与热带荒漠之间。(2)气候特点: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Q:简述落叶阔叶林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北美大西洋沿岸,西、中欧,亚洲东部。(2)气候特点: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北美为温带季风季候,共性是四季分明,冬季较干冷。

Q:简述北方针叶林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北半球寒温带,贯通欧亚、北美大陆。(2)气候特点:气候寒冷、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和,终年湿润。

Q:简述全球氮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氮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但是氮是一种惰性气体,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因此,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将游离氮合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氨,才能为生物所利用。固氮的途径有三种。<BR><BR>    一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活动的高能固氮,其结果形成氨或硝酸盐,随着降雨到达地球表面。<BR><BR>    二是工业固氮,这种固氮形式的能力已越来越大。<BR><BR>    三是生物固氮,这是最重要的途径。<BR><BR>    氮在全球中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氮,主要是硝酸盐,用作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植物中的氮一部分为草食动物所取食,合成动物蛋白质。在动物代谢过程中,动物的含氮排泄物(尿素、尿酸)和动植物的死体经微生物等分解者的氨化作用,使有机态氮转化为无机态氮,形成硝酸盐。硝酸盐可再为植物所利用,继续参与循环,也可被反硝化细菌作用,形成氮气,返回大气库中。<BR><BR>    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方面通过各种固氮作用使氮素进入物质循环,另一方面通过反硝化作用、淋溶沉积等作用使氮素不断重返大气,从而使氮的循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Q:简述全球硫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硫是原生质体的重要组分,它的主要蓄库是岩石圈,但它在大气圈中能自由移动,因此,硫循环有一个长期的沉积阶段和一个较短的气体阶段。<BR><BR>    岩石库中的硫酸盐主要通过生物的分解和侵蚀、风化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硫酸盐一部分可以为植物直接利用,另一部分仍能生成硫酸盐和无机硫,再次进入岩石蓄库中。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将蓄库中的硫以硫化氢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将蓄库中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可为植物吸收。

Q:斑块
A: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但是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斑块包括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住区等。

Q:基底
A:    基底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等。

Q:景观生态学
A: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学科,其研究重点是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景观的结构、景观的功能和景观的动态。

Q:斑块-廊道-基质 模式
A: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Q:承载力 Carrying Capacity
A:    承载力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承载力被广泛用于说明环境或生态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度。

Q:原始合作
A:    原始合作是指一起生活的两个物种彼此从对方受益,但他们并不互相依赖,而是可以单独生存。例如非洲稀树草原上,羚羊、长颈鹿、狒狒等常混牧,每一种动物都为其他动物提供警报,每一种动物又可以脱离组合而独立生活。

Q:人工固氮对全球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A:    工业固氮的发明和以及氮肥的广泛使用,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破坏了全球氮循环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BR><BR>    ①污染水体: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流入水体,造成地下水污染,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死亡或灭绝,降低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景观<BR><BR>    ②加速全球气温升高:土壤中的硝酸盐通过反硝化作用可产生一氧化二氮,这是一种温室气体,近年来其产生量呈上升趋势<BR><BR>    ③臭氧层破坏:一氧化二氮可以破坏臭氧,造成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BR><BR>    ④降低土壤质量: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可引起土壤板结,导致土壤酸化和肥力下降。<BR><BR>    ⑤污染空气,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造成空气污染,也可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Q:人类活动对全球硫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A: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向大气中输入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不仅会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和动植物健康,而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形成酸雨。

Q:纬度地带性
A:    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纬度地带性是陆地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分布规律。如北半球,从南往北依次是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极地荒漠。

Q:垂直地带性
A:    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风速和太阳辐射逐渐加强,降水量一般是先逐渐增加,随后又趋减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生物群落和土壤地形从下而上逐渐发生变化,植被或生态系统随海拔升高而呈带状依次更替的分布。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一高山灌丛.

Q: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
A:    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是指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等环境要素,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发生递变,从而引起植被也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呈水平更替的现象。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带性。

Q:干湿度带性
A:    由于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作用,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植被或生态系统由沿海到大陆内部依次更替,称为干湿度带性。如我国温带地区,从东到西依次为针阔叶混交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Q:什么是温室效应
A:    大气中二氧化碳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地表受到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被加热,温度提高,再以长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地表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被加热,也以长波向外辐射能量,很大一部分辐射能又返回地表。这样使地表和大气下层的温度增高。这种作用与温室玻璃所起的作用类似,也称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和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升高是由于化石能燃烧、植被破坏、工业活动和农田扩展所致。

Q:什么是水系
A:    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水系。

Q:什么是流域
A:    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Q:什么是河流
A:    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的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就是河流。

Q: 环境的分类
A: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一般可以按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进行分类。<BR><BR> 按环境的主体分类可分为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和以生物为主体的环境。<BR><BR> 按环境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BR><BR> 按环境的范围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BR><BR> 1.宇宙环境: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BR><BR> 2.地球环境:由大气圈内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组成,又称全球环境,也称地理环境,地球环境与人类及生物的关系尤为密切。其中生物圈中生物把地球上各个圈层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推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BR><BR> 3. 区域环境:指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它是由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5个自然圈层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不同地区,形成各个不同的区域环境特点,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BR><BR> 4. 微环境:指区域环境中,由于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差异所形成的小环境。例如,生物群落的镶嵌性就是微环境作用的结果。<BR><BR> 5. 内环境: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环境。

Q:景观连接度(landscape connection)
A:    是指景观结构单元的空间连续性程度(结构连接度),或指景观格局促进生态学过程在空间上扩展的能力(功能连接度)。  

Q:群落交错区
A: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发育完好的群落交错区,可包含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在这里往往会出现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指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

Q:空间异质性
A: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一般可理解为空间的斑块性和梯度的总和。包括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Q:廊道的基本原理
A:    1、连续性原理<BR><BR>    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被分割而得四分五裂,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加强孤立斑块之间的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是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联系相对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结构称为廊道。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承认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廊道必须是连续的。<BR><BR>    但廊道本身又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景观结构,它也可以引导天敌进入物种的庇护所,给某些残遗物种带来灭顶之灾。廊道本身的构成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高速公路和高压线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但对生物来说则是危险的障碍。<BR><BR>  2、廊道的数目原理<BR><BR>    假设廊道是有益于物种空间运动和维持的,则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多一条廊道就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BR><BR>    3、廊道构成原理<BR><BR>    廊道本身应由乡土植物所组成。<BR><BR>    4、廊道宽度原理<BR><BR>    越宽越好是廊道建设的基本原理之一,廊道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宽度,不但起不到维护保护对象的作用,反而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条件。

Q:群落的结构特征
A:    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BR><BR>    ①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成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往下光照强度渐减,并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水生群落则是在水面以下不同深度成层排列。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分层,主要是由于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这也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BR><BR>    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水平格局。包括种群分布格局和群落的镶嵌性。<BR><BR>   ③群落的时间结构是群落的动态特征之一。很多环境因素明显的受时间节律(如昼夜节律、季节节律)的影响,群落结构表现出随时间而有明显变化的特征,称为群落的时间格局。时间格局包括:一是由自然时间节律引起群落各物种在时间上相应的周期变化;二是群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的演替过程。

Q: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A:    ①直接使用价值,是给予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的那些产品的价值。<BR><BR>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工业和能源原料、药用植物动物和实验动物等。<BR><BR>    ②间接使用价值即生态功能。<BR><BR>    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分解污染、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等作用。<BR><BR>    ③潜在价值。<BR><BR>    即为后代人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那么后代人就没有机会利用他们。

Q:我国的生态农业系统类型
A:    ①生物立体共生型<BR><BR>    将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组合,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粮-棉,粮-菜间作,稻-萍-鱼,林-鸭-鱼立体种养模式等。<BR><BR>    ②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型<BR><BR>    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规律,将一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作为另一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各种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资源利用率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如林木-食用菌种植模式,猪-蚯蚓-鸭养殖业模式。<BR><BR>    ③基塘式水陆结合型<BR><BR>    在平原水网地区通过人工改造把水、陆两个系统连为一体,形成立体生态农业系统。如桑基鱼塘、稻基鱼塘等。

Q:干扰理论的生态学意义
A:    中度干扰是产生多样性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冰河期的反复多次干扰,大陆的多次断开和岛屿的形成,都促进了物种形成和多样性的增加,这些思想应用在自然保护、农业、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Q:简述全球水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大气、海洋和陆地形成一个全球性水循环系统,并成为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降水和蒸发是水循环的两种方式。水的主要蓄库是海洋。地球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总的来说是相等的。<BR><BR>    ①在不同的表面、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是不同的。就海洋和陆地来说,海洋的蒸发量约占总蒸发量的84%,陆地只有16%;海洋中的降水占总降水的77%,陆地占23%;可见,海洋的降水比蒸发少7%,而陆地的降水则比蒸发量多7%。海洋和陆地的水量差异是通过江河源源不断输送到海洋,以弥补海洋每年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产生的亏损,达到全球性水循环的平衡。<BR><BR>    ②每年大气降水的1/3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入海洋,地表径流能够溶解和携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它可以将各种营养物质从一个生态系统搬运到另一个生态系统,对于补充某些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不足起着重要作用。

Q:用生态位理论解释自然生物群落
A:  ①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终究要灭亡。<BR><BR>  ②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BR><BR>  ③群落是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大家配合共同生活,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从而保证了群落在一个较长时间有较高的生产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BR><BR>        ④竞争可以导致多样性而不是灭绝,竞争在塑造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竞争排斥在自然开放系统中,很可能是例外而不是规律,因为,物种常常能够转换它们的功能生态位去避免竞争的有害效应。

Q:趋异适应
A:    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Q:趋同适应
A:    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Q: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A: (一)综合作用<BR><BR>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BR><BR>(二)主导因子作用 <BR><BR>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BR><BR>(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BR><BR>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BR><BR>(四)阶段性作用 <BR><BR>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BR><BR>(五)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BR><BR>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其生病或死亡。所以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是局部是能补偿的。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Q:环境
A: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Q:种群动态
A:    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Q:边缘效应(edge effect)
A:    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到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气象条件、物种组成、生物地化循环)的现象。研究表明,斑块周界部分常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初级生产力。

Q:尺度
A:    一般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来表达。

Q:如何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A:    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有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有从输出向输入的信息反馈。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

Q:什么是物种灭绝及其过程
A:    灭绝就是一个种或者一个种群已经完全丧失了通过繁殖来维持生存的能力,残存的个体已不能够生存或者生育后代。灭绝是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种灭绝的过程可以表述为:大种群-若干破裂小种群-小种群-灭绝。

Q: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A: (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BR><BR>    l、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的作用<BR><BR>     光照强度对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光还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黄化现象是光与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最极端的典型例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BR><BR>    2、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BR><BR>    光的穿透性限制着埴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在透光带的下部.存在光补偿点。<BR><BR>    3、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BR><BR>    光饱和点、阳生植物、阴生植物<BR><BR>    (二)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BR><BR>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但是,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可见光区的红、橙光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吸收.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辖射。绿光称为生理无效辐射;红光有利于糖的台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BR><BR>    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反应,而紫外光有致死作用。 <BR><BR>    (三)光周期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都具周期性。生物的节律与周期性就是对这种周期现象的适应。<BR><BR>    1、昼夜节律 大多数生物活动表现出昼夜节律,即24h循环一次的现象。<BR><BR>    2、光周期现象<BR><BR>    (1)植物的光周期: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BR>    <BR>(2)动物的光周期:在脊椎动物中,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很多鸟类的迁徒都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引起,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哺乳动物的换毛和生殖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Q: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A:  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可划分为离散增长和连续增长两类。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连续增长的一种最简单形式是逻辑斯谛增长。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作出两个假定: <BR><BR>    1.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称为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 <BR><BR>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按比例地降低。

Q: 生态位
A: 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Q:格局
A:    指空间格局,广义的讲,它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布局与配置等。

Q: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A:    (一)水因子的生态作用<BR><BR>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BR><BR>    a.水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BR><BR>    b.水是很好的溶剂,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R><BR>    c.水可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BR><BR>    d.水还可以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维持正常的生活<BR><BR>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BR><BR>    就植物而言,水对植物也存在最高、最低、最适的三基点。<BR><BR>     水对动物也有较重要的影响。水分不足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许多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关。<BR><BR>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BR><BR>    降水不均匀(纬度、海陆、海拔差异造成)造成我国东南至西北分的三个等雨量区(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荒漠区)水分与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BR><BR>    (二)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BR><BR>1、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BR><BR>    水生植物可分沉水、浮水、挺水植物3类,陆生植物可分为湿生、中生、旱生3类<BR><BR>    2、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BR><BR>    动物按栖息地划分可以分为水生和陆生两大类。水生动物的媒质是水,而陆生动物的媒质是大气。因此,它们的主要适应特征也有所不同。 <BR><BR>    水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水生动物体表通常具有渗透性,所以也存在渗透压调节和水分平衡的问题。水生动物的分布、种群形成和数量变动都与水体中含盐量的情况和动态特点密切相关。<BR><BR>     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BR><BR>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昆虫具有几丁质的体壁,防止水分的过量蒸发;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粘液以保持湿润;爬行动物具有很厚的角质层;鸟类具有羽毛和脂腺;哺乳动物有皮质腺和毛,都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BR><BR>     行为的适应—— 沙漠动物昼伏夜出。干旱地区的许多鸟兽和兽类在水分缺乏、食物不足的时候迁移到别处去,以避开不良的环境条件。 <BR><BR>    生理适应——许多动物在干旱的情况下具有生理上的适应特点。例如骆驼。

Q:湿地
A:  《湿地公约》〔1971)把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水区。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Q:生境破碎化
A: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原因而导致的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生境变成空间上相对隔离的小生境的现象。生境破碎化将导致遗传变异的丧失;种群间遗传分化的增大;繁殖成功率降低和种群的近亲繁殖率增加,从而对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重要影响。

Q:火的生态作用
A:    ⑴焚烧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BR>  ⑵压力作用:火烧掉老枝,利于新枝条生长<BR><BR>  ⑶火在物种竞争中起重要作用。<BR><BR>  ⑷灾害作用:引起物种绝灭。

Q: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A:    ①他感作用使一些农作物不宜连作<BR><BR>    ②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BR><BR>    ③他感作用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重要的因素之一

Q: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A:    ①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BR><BR>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于动物来说,植物群落成为它们取食、营巢、繁殖的场所。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整个生物群落内部的动物和植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BR><BR>    ②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演替的动力<BR><BR>    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使微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从而促进其他生物的定居和加快自身的灭亡,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另一些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引发演替。<BR><BR>    ③ 种内和种间关系是演替的催化剂<BR><BR>    组成一个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新物种迁入首先表现的大多是负相互作用,如捕食、竞争,定居后会由于种内矛盾加剧,出现生态位的分化,或其他种的入侵,并形成周而复始的更替。<BR><BR>    ④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是诱因<BR><BR>    虽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BR><BR>    ⑤ 人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BR><BR>    人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Q:什么是湖泊
A: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的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Q: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A:    ①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降低侵蚀速度;<BR><BR>    ②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筑堤坝约束河流或迫其改道,从而改变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发展。

Q:什么是地貌
A:    地貌又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和山地两类。

Q:过程
A:    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发展的程序和动态特征。例如: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扩散、养分循环等等。  

Q: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    ①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的复杂化:<BR><BR>    海拔高度增加时,大气对于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减弱,因此高山和高原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增加;坡地对于辐射的影响也很显著,向阳坡面上能获得大量热量,背阴坡则很少;在气温垂直递减规律作用下,山地与高原会形成冷岛,而盆地和河谷会成为热岛;<BR><BR>    ②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BR><BR>    山地的屏障作用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而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山地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高度上升而增加,成为湿岛,而盆地和河谷则相反,成为干岛;如天山和祁连山是干旱区内的湿岛;<BR><BR>    ③对于大气环流的影响:<BR><BR>    山系和高原是气流运行的障碍,它引起气流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如青藏高原对于冬季从西伯利亚来的寒潮起着屏障作用,使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再比如秦岭是我国华北与华中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对于冬季风南下和夏季风北上都有屏障作用;<BR><BR>    ④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BR><BR>    海拔和坡向的不同常形成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因此全球陆地以山地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巨大的高原和山地可以成为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障碍,平原、谷地和山口又可成为物种迁移的通道。

Q: 描述并分析Logistic模型
A: Logistic模型呈“S”型。具体可分为5个时期:<BR><BR>    ①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BR><BR>    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BR><BR>    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BR><BR>    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BR><BR>    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BR><BR>    意义: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它是农、林、渔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模型中r、K两个参数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Q: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A: 一、土壤是指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BR><BR>二、土壤是由固体(无机体和有机体)、液体(土壤水分)、气体(土壤空气)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固体部分的矿物质占38%,有机质占12%,空隙(空气、水)约占50%,其中空气和水分最适比例为各占25%,另外土壤中有其特定的生物区系(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及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软体动物&amp;节肢动物等),构成了各类土壤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这些基本性质都能通过直接或较为间接的途径影响生物的生长<BR><BR>三、根据植物对土壤含盐量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出盐土和碱土植物

Q:优势种和建群种
A: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优势种对于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但如果把非优势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的变化,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她们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Q:盖亚理论(大地女神假说(Gaia Hypothsis))
A:    美国生态学家Lovelock认为,当地球的大气组成、地表温度、酸碱度和海水的盐分含量等受到自然条件变化的干扰或人为的破坏时,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总体就会通过其生长和代谢对这些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也就是说生物和其环境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反馈系统对抗不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大地女神假说第一次提出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共同合作是地球表面条件稳定的基础。同时,它强调了物种进化和环境进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的过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稳定性,认识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资源保护和揭示其它星球上的生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