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研报 > 2015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第一名笔记

2015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第一名笔记

时间:2015-06-20     来源:育明考研     作者:王老师      点击量:1487

传播类型

一、人内传播

二、人际传播

三、群体传播

四、组织传播

五、大众传播

六、国际传播、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对外传播

 

各种传播方式在网络中具有的特点:

1)人际传播:方式——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个人即时通讯

          特点——以文字交流为主,广泛性,偶然性,匿名性,多重性

2)群体传播:生活中的群体传播特征有:

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②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网络中群体传播的特点:①成员身份公开性和匿名性并存;②网络对网民进行赋权;③群体压力程度与成员对群体的认同度有关。

3)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答题常用到):

①信息发布低门槛;

②网络资源无限性;

③传播的跨国界;

④传播的灵活性——既可是点对点、点对面,也可是面对面的方式;同步异步均可;

⑤互动性强:主动受众;交互性;实现了传受一体化,受众的接近权得以实现。

⑥传播信息多媒体化——元媒体和宏媒体;

⑦信息呈现方式非线性(主要体现在超链接);

⑧大众传播与其他多种传播方式相融合,多种传播方式并存,即网络不仅是作为一个媒介。

4)网络中的全球传播

 

一、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信息交流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人内传播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还伴随着人的感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有研究者将梦境、催眠、幻觉、入迷、深思等看作是内向传播的异常形态。人内传播是一种自我内部平衡调节,核心是自我管理。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人内传播受语言能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制约。

内向传播过程:外部刺激—接收—处理—传导—反馈—干扰。

 

人内传播的特点:

①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

②系统性:是更大的传播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外界保持着信息交换。

③积极能动性: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④基础性: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自我概念:1、以往经历。2、参照群体。3、个人角色。

 

人内传播相关理论:

1、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是个人的自主意识或愿望、决策;“宾我”是他人或社会的期待和评价,即我或我的行为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或看法。内向传播就是在这两个“我”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协商的意识过程,这种“双向互动”是想象或象征性的。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社会性)

3、米德“内省式思考”

4、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

5、需求层次论:使用与满足(罗森格伦模式),知沟理论新进展

6、认知不协调心理。

7、选择性信息处理机制:选择性接触、理解、记忆。原因: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论,先行假定(Assumptions),文化期待(Cultural expectations),动机(Motivation),情绪(Mood),态度(attitude)。

8、认同(吴靖关注):①认同不同于角色。角色是由社会规范界定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和不同的环境下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它满足的是功能要求,而认同所建立的是行动者的意义,是关于其生命的持续观念,个人在此基础上与他人沟通。②认同总是被构建的,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虽然认同也可以由社会规范产生,但只有社会行动者将规范内化,且围绕着内化过程建构意义时,它才会成为认同。简言之,自我认同就是对自我独特性的认识,一种把自我同环境区分开来的感受。

9、米德“概化他人”。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社会自我:

¡  人在符号化环境的同时,也符号化自己;

¡  视自己为认识的客体,可归为某类客体的自我概念

¡  借助自我概念,个体的行为获得前后的一致性;

¡  社会自我是人能理解社会中的一般他人

从而:

¡  提高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反应的恰当性;

¡  将可评价的自我形象从特定他人的预期,扩展为社会的共同标准与规范。

 

角色与角色认同:

Park对角色的认识

¡  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扮演着某种角色。

¡  角色与社会的结构位置相联系;

¡  自我与社会结构位置规制下的角色扮演相联系;

¡  自我在人的多重角色扮演中呈现。

符号互动与角色领会

¡  通过对他人姿态的理解,认识对方,预期对方的反应,并彼此调适;

¡  角色领会的过程是互动行为发生的基本机制;

¡  Stryker:角色领会是“对某种社会行为中他人的反应进行揣度”;

¡  Strauss:“对他人思想的立场和观点进行想象性假设”。

 

影响内向传播的因素:

1、个人立场(Personal Orientation) :①价值观value);②态度:认知、情感、行为;③信念和偏见。

2、人格特点(Personality Traits) :①控制轨迹:locus of control;②操纵性:manipulation;③教条性dogmatism;④容忍模糊:tolerance of ambiguity;⑤自尊:self-esteem;⑥成熟度:maturity

3、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s):①合理化解释:rationalization;②投射:projection;③隔离:insulation;④反其道而行之:reaction formation;⑤认同:identification;⑥压抑:repression

 

二、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体之间直接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也通过交流和互动建立人际关系,对个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对大众传播的效果也起着中介和过滤作用。在创新扩散中,人际传播可辅助大众传播的效果,尤其在说服或沟通感情方面,其效果要好于其他形式的传播活动。(关系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际传播分类:1)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2)借助某种媒介进行的非面对面交流。借助网络、移动通讯工具进行的交流正在更新人际传播的形态。根据时差的有无,又可分为同步传播(如打电话)和异步传播(如发短信)。

 

人际传播的特点:

直接性。

多媒体性,传播渠道多。

内容丰富

反馈迅速——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其效果好。

保密性强

非制度化传播,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随意性。

易控制,速度、话题可控。

不足——覆盖面窄、易走形、多数留于记忆

 

人际传播的动机:

获得与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有关的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建立社会关系。

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

 

人际传播社会功能:

1)对个人:①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形成自我和社会观念,尤其表现在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学校)、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群体,霍桑试验)和小群体中;②是完善、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2)对群体、组织:①社会成员交流信息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②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

3)对社会: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4)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两级传播研究和创新扩散研究都证实了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实现的重要作用。

 

关于人际传播的传播学研究领域:

①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初级群体概念,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等等,都揭示了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联系社会: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约哈里窗口Johari’s Window,纽科姆ABX传播模式。

③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与两级传播理论(政治领域)、拉氏和卡兹的个人影响研究(时尚、娱乐、生活方式)、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等。强调人际影响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制约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大众传播本身的长期、累积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际关系不仅是人际交流的网络、社会支持的来源,也是社会压力的源泉,促使人们遵循群体的规范。个人的人际环境是了解他接触大众传播媒介并作出反应的行为的基础。

④人际传播模式:施拉姆-奥斯古德循环模式,施拉姆共通意义空间模式。

施拉姆的“A型传播”和“B型传播”: “A型传播”指在发出符号之前和发出符号的同时发生的某种内在性的行动,如讲话、写字、姿势等。“B型传播”指某人在使用这些符号时对信息的加工过程。首先注意到这些信息,运用感觉渠道从符号中抽出某种信息,加工这一信息,对已贮存的印象和需要做的事的轻重缓急顺序作出看来必要的改变。

⑤强关系与弱关系—社会网络理论。SNS,手机,空间(公共空间、私人空间)

 

“哈约里之窗” Johari’s Window

是对自我表露的研究。1955年,美国心理学者约瑟夫·卢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英汉姆(Harry Ingham)提出了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他们用四个方格,说明人际传播中信息流动的地带和状况。

哈约里之窗由别人自己都了解的信息(开放区)、别人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信息(盲区)、自己了解别人不了解的信息(封闭区)、自己别人都不了解的信息(未知区)构成四个区域。由于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自我表露程度的不同,哈约里之窗中各区域的大小也不同,且受时间、地点、交往对象等制约。扩大人际间的信息互动可以扩大开放区,缩小盲区,也会暴露部分封闭区的信息,同时从无知区生成新的信息。

学者们据此提出了不少改善交往心态的建议。例如美国学者特伦霍姆(S.Trenholm)和延森(A.Jenson)提出的四个确立人际关系的步骤:1、确定处境,即明确自己所处的情境和位置;2、品评他人,即事先了解准备交往的人的特点;3、判断关系,即明确自己与对方存在何种关系;第四,解释行为,即找出双方需要建立关系的起因。

 

西奥多.纽科姆的ABX传播模式

 

“我—你”关系,“我—它”关系

“我—你”关系是哲学家马丁.布伯1923年在《我与你》中提出的概念。在布伯看来,一重世界是由我们与之相对立的客体,包括我们可以利用的人与事物的关系构成的,布伯称之为“我—它”关系的世界。另一重世界则是由“我—你”构筑的、相互融合的关系世界,人的自我不断的通过关系的互动得到确定。“我”通过“你”的存在而成为我,“你”也会通过我的映现而显示自身。我们是在相互分享这种关系之后,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之人。

布伯指出,没有“我—它”的关系世界人们不能生存,但不能只赖此而生存,“我—你”关系才是一种人与人的精神关系,一种带有神性的关系。“我—它”关系侧重人与外界的物质交往,而“我—你”关系更注重人与外界,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共同组成了人们交往的世界。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社会行动者及它们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一)社会网络理论的渊源:

1、追根溯源:齐美尔——三角关系

2、现代肇始者:怀特——职位链;科尔曼——传播学及消费者行为研究

(二)个人层次的社会网络研究

1格兰诺维特弱关系优势理论嵌入性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关系强度的概念,将人际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1)强关系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际关系紧密,人与人之间有感情维系。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比强关系更能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较之强关系有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格兰诺维特认为,关系的强弱决定了能够获得信息的性质以及个人达到其行动目的的可能性。

2)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关系必定是弱关系。

3关系强度的影响因素——关系的久暂、互动频率、亲密程度、互惠内容。

网络(SNS)上强化的主要是弱关系。网络的运用淡化了实际生活中的强关系。

强弱关系概念的提出对社会网络分析产生了重大影响,回应了经济社会学家波拉尼提出的嵌入性观念。在此基础上,格兰诺维特对经济行为如何嵌入社会结构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经济行为嵌入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嵌入社会网络之中。因此,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嵌入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

2博特的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 theory)

  结构洞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Ronald·Burt《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在格兰诺维特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结构洞是两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的联系。如对于三个行动者ABC来说,如果AB有联系,AC有联系,但是BC之间不存在联系的话,那么BC之间就相当于存在一个洞。ABC之间关系的这种结构就是一个结构洞。A是结构洞的中间人。伯特认为,结构洞能够为中间人获取信息利益控制利益提供机会,从而最大化每个人人际关系网络的收益无洞结构只能在小群体中产生,有洞结构产生于联系广泛的网络,所以后者更具有信息优势,有洞就表示有更多潜在的可运用的资本。通过打造和占有结构洞,来使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规模和质量发挥到极致。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结构洞中的中介位置的职位极多。如企业的市场部主管、客户主管,再如各省、市、自治区的各个大型企业设立在北京的驻京办管理。

3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研究——格兰诺维特弱关系优势理论

   职位升降中的前拉式转职与后推式转至(这两种方式又分别分为外驱力和内驱力)。转职过程中弱关系产生了优势。

4、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研究——林南的个人中心社会网

a.个人中心社会网的结构形态决定了镶嵌其中的资源含量,影响着一个人求职、转业过程的成败。

b.个人中心社会网的结构形态:关系的广度;关系的高度;关系的多样性。

(三)集体层次的社会网络研究

1、传播理论的结构研究——格兰诺维特的门槛理论

个人参与集体行为的过程:少数人的示范效应一些人降低门槛,加入集体另一些人受众多参与者的吸引降低门槛”→滚雪球效应。

2、传播理论的关系研究——弱关系较丰富的自我中心网是引爆趋势的关键形态。

社会资源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也可以归于社会网络理论。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对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强度假设进行了推广,进而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权力、财富和声望,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的。当行动者采取工具性行动时,如果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更高的地位,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此,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的三大假设并进行了检验:1、地位强度假设:人们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越多;2、弱关系强度假设: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高,通过弱关系摄取社会资源的几率越高;3、社会资源效应假设:人们的社会资源越丰富,工具性行动的结果越理想。

3二对一理论:

  三个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称为三方关系。三方关系研究是小群体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进行社会网络结构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三方关系这种微观过程的研究,可有助于理解、解释宏观社会现象。

  二对一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三方关系趋于二对一two against one),即二人联合对付一人。一个三方组的主要趋势是分离为一对行动者和第三者:比较积极的两个成员团结一心,不积极的那位孤立无援。

(四)网络动态学:分析网络结构变化的过程以及变化的因素。

1、社会资本理论及其衡量

1)社会资本的定义:

首先,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中的某些方面,或是有助于做成某事的结构因素(静态)。

其次,它是被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或关系的社会结构而被创造出来的(来源)。

最后,它产生了行动,而这些行动可以带来资源(动态)

2)社会资本的分类

①与个人行为有关的:个人关系以及个人结构位置;

②与集体行为有关的:宏观的集体信任、营造可信赖环境的社会规范。

2、中国人的关系

1)差序格局下的关系网络

中国人差序格局的三层关系——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

①陌生人与弱关系: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办事的过程中,陌生人可能不会受到社会所声称的公平法则的对待,而有弱关系的人则很容易把事情办妥。因为,弱关系的双方虽然可能不很熟悉,但都属于一个社会网,为了避免日后见面的尴尬,双方更容易互相给对方行方便;如果弱关系的双方同属于一个社会团体,双方会期待对方用他们共属的团体的规则来对待对方。

②家人与保证关系:这是一种类似于理想类型的关系,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家人不谈对等交换,只谈需求法则,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不是一种信任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家庭内部规范和相互监督的保证关系,有一点伦理上的强制的意思。不过在现实中,家庭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把均分与报作为交换法则的团体,并没有保证关系那么理想化。

2)人情交换与工具性交换

熟人关系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关系,介于强关系和弱关系之间。其交换原则是人情法则

强关系与熟人关系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混合交换,但是情感投入的多少正是二者不同的原因,熟人关系是一种工具性的交换,但通常又是在情感关系的烟幕之下进行。

熟人关系的工具性也是很特别的,它可能不表现为一种立刻要求获利的愿望,而仅仅是一种维持关系的愿望,但是这个维持关系主要是为了将来可能的利用,而不是情感上的恋恋不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人情帐,我们参照它来精打细算。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是相反的,对于人情,施惠者不能说,而受惠者更不能忘,这就是带着情感面具的工具理性的扭曲之态。

 

社会资本分为团结型资本(bonding capital)和桥接型资本(bridging capital)。团结性资本是一个相对同质的群体内部联系与信任的加深。桥接性资本则是相对异质的群体之间联系的增多。团结型资本通常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桥接型资本则包容性较好。前者通常发生在小群体内部,后者发生在小群体之间。桥接型资本是你可以联系到的人的广度,团结型资本是你的社会关系的深度。欲积聚强大的社会资本,广度与深度必须并举。奥巴马竞选即成功利用了桥接型资本。MySpaceFacebook等社交网络。

 

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

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这种关系带来人际传播中“装相”与“本相”的冲突。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

“关系的讯息”与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关系的讯息”的种类:

1、社会角色的讯息。这种讯息在官本位和社会等级较为森严的社会中显得最为强大,而在强调人权意识的法治化国家则较弱。

2、伦理的讯息。这种讯息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姓氏的差异、辈分的高低、血缘或亲缘关系的远近、长幼次序等等。在传统较为厚重的地区,这种关系的讯息背后,还会拥有一定的权力。

3、礼节的讯息。这种讯息显示的是一种无形的施与报的要求。

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看人际传播

1、“亲密-距离”。是一种空间关系。我们若不想让一种亲密的关系吞噬自我,就需要多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样又可能会伤害已有的关系,很难协调。“亲密-距离”是人际传播中的一个悖论。

2、“确定-不确定”。这是交往认知范围的关系。传播双方确定的关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但多的确定性也会使交往变得平淡和枯燥。但“不确定”也可能潜藏着危险。这也是人际传播中的一种悖论。

3、“开放-封闭”。这是交往者心理空间的关系。每个人在传播中都有对他人“倾诉”和“保持私密”两种分寸的把握。但对交往的另一方来说,很难出现完全的对应,于是这在传播中又构成一对悖论。

人际传播中的“装相”与“本相”

由于很多实际利益的考虑,或难以理清的微妙的心理动因,真相和假相混合于人际传播中。马丁·布伯就此提出了一对范畴,即交往中的“本相”(being)与“装相”(seeming)。装相是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但也含有假相。

任何人际传播中都潜藏本相与装相的矛盾,所以,现在匿名的网络交流兴起,因为这种对话是虚拟的,披露自己的一切而不用承担社会交往的责任。

 

亲身传播(上海交通大学2007

指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媒介的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亲身传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可采用的方法有:①言语传播,如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等;②文字传播,如私人信件、电报、传真、E-mail、手机短信等;③体态语言传播,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④信号传播,如革命时期地下工作者的窗外悬挂物、海上航行时的信号旗等。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优点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不足在于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姿态(gesture)的传播功能。

强调语言,补充语言,代替语言,控制语言,表达超语言意义。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中国传媒大学2003

①传播者不同。非组织性的普通个人——组织化的专业传播者,如记者、编辑等。

②媒介不同。面对面交流或简单人际媒介——复杂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技术性强。

③传播内容不同。私人性话题,主观性较强——公众性的新闻信息以及娱乐信息。

④受众不同。角色交互,互动性强——传受地位固定,受众是隐匿的大规模受众,反馈延迟。

⑤影响范围不同。小范围的——广泛的社会影响。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联系:

①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二者及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社会信息的交互网络。

②大众传播主要传递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能力更强,二者结合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创新扩散。

③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④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有制约作用。两级传播,意见领袖。

⑤在大众媒介上呈现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丰富了大众传播的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

实例:现实中的互动手段(电视节目中的电话连线、观众回答问题)和获得反馈的方式。

 

人际关系传播的五条基本原理:

1一个人没法不传播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总是在影响着别人的感知。

这条原理强调了任何一种可以感知到的行为都具有潜在的传播性。它意味着如果有另一个人在场,你就会跟他进行交流,从而建立起某种关系。即便你不愿意与他建立任何关系,你也会传播不愿与他建立交流关系的信息。

2、任何一次谈话都包含了两个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

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每个人都在更高层面上评论着对方传播的信息。这一同时进行的关系传播(通常是非言语的)被称为超传播

超传播中四种行为:接近、微笑、触摸、目光的交接。

3交流者总是能够把互动行为组织成为有意义的模式

这一原理被称为句读法:互动行为的系列就好像句子一样,不能分割开来一个个去理解,要理解它们必须进行排序,就好象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一样。

一个互动行为由一连串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所组成。传播过程中,某些行为排列组合为更高一级单位,这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这些行为的意义。但这一排列组合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感知有关,不同的参与者可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同一互动行为进行句读

4、人们同时使用数字式和类比式符码。

数字式符码:具有随意性,其符号和指涉物虽然有一定关联,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内在固有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制定的。此外,数字式符码是彼此分离的,处于的状态,要么说,要么不说出来,不能只说一部分。最常见的数字符码是语言。

类比式符码: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十分相像,比如手势;也可以是被表义的事物或者状况的一部分,比如哭泣。此外,类比式符码是连续不断的,它们具有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和强度,不仅仅处于的状态。大多数非语言符码都是类比式的。

两者虽然互不相同,但在传播过程中被共同使用。一系列互动行为的流程是数字工符码和类比式符码的混合体。在交流中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数字式符码有较为准确的意义,传播的是内容层面的东西,类比式具有较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是传播关系信息的工具。当人们用数字式符码传播内容的时候,他们同时在用类比式符码评述与他人的关系。

5在互动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和匹配问题。交流各方的回应可能是彼此相似的,也可能是互不相同的。当处于特定关系中的交流双方实施相似的行为,而尽量减小彼此的差异,这种关系是对称的。当双方差异被放大,存在的是互补关系。

 

人际关系管理

(一)不确定性削减理论URT

1、该理论关注两方面内容——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了解。

2、在交流中,我们制定了如何实现目标的规划,这一规划的形成以我们自身的目标为基础,同时,也要以在交流中获取的有关对方的信息为基础。

    3、吸引力和归属感是削减不确定性的积极因素。随着交流双方逐渐发现他们具有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而彼此之间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则随之降低。

(二)焦虑情绪——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UM

1、扩展了不确定性理论,把不确定性和焦虑放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照。

2、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在关系的初级阶段进行削减不确定性的工作,但是他们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高语境文化VS低语境文化。

3、来自不能文化背景的交流者削减不确定性的过程也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是否对所属的文化群体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是,焦虑和不确定上升;是否相信交流将产生积极的成果,是,焦虑和不确定下降。

4、跨文化背景下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情绪是出现无效交流和缺乏适应性的潜在原因。了解少,焦虑感增加,交流效果下降,这就使得对不确定性和焦虑情绪的削减十分重要。

(三)面子的管理(面子也是一种文化,试用传播的角度分析面子问题及其影响。)

1、所谓面子是指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包括有关尊敬、荣誉、地位、联系、忠心和其他类似价值的感受。换言之,面子意味着一个人在自己文化许可范围内以任何方式所获得的良好的自我感觉。

面子工作,是指人们用来构建和保护自己面子以及用来保护、构建或者威胁别人面子的交流行为。

2、无论是哪种文化都有办法来完成预防性和修复性的面子工作。

预防性面子工作:指那些用来保护个人或群体面子不受威胁的交流行为。

修复性面子工作:指在丢面子以后,用来重新构建面子的交流行为。

3、影响面子文化因素主要有两个:

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许多文化把个人放在集体和社群之上,宣扬个人的责任、自治力和个人成就,是个人主义的文化。有些文化则是把集体或社群放在个人之上,重要的是人与人的联系,是集体文化。

2)权力距离: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着很严格的等级制,有强烈的地位观念。社会中某些成员或者群体发挥着较大的影响,控制着其他成员和群体。而另一些文化中,个人和群体之间并不存在多大的距离。

4、因为荣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面子工作因文化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5、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面子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1)面子工作是冲突传播中一个常规的组成部分。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在冲突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个人主义的人会更多地进行直接的个人攻击,或直接表示尊敬,维护面子;而集体主义者在冲突中较少进行个人攻击,表现得更为含蓄,他们回避矛盾,转而讨论一些次要的事情,花更多时间逐渐进入正题。个人主义——直接面对问题;集体主义——关注的是巩固关系。

2)再考虑到权力距离的因素,面子工作和冲突管理就更复杂了。低权力文化——咨询和参与,解决矛盾;高权力文化——决定由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做出,较低的人接收。所以,低:人们的交流更为直接,更为个人化;高:极高社会地位的人往往采取间接的交流方式,避免威胁地位较低的人的面子,低地位的人表现毕恭毕敬,避免突出个人,所以在交流过程中,使用很多的礼仪,旨在维持权力距离。

6、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面子工作和冲突是如何进行的,但并非惟一因素,必须把个人差异考虑进去。

(四)边界管理

心理学的第三股势力:传播旨在获得对自身和他人的精确理解,这种理解只有在真实的自我信息透露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1、社会穿透理论

1)概念:指随着时间的流逝,交流双方会透露出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人的信息,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即社会穿透就是关系当中增进亲密感和信息透露的过程。

2)理论基础:如果关系具有回报性,那么就能维持下去,反之,如果关系的代价过于高昂,那么就会逐渐冷淡下来。

交流双方不仅会在特定的时点上评估关系的回报和代价,也会利用他们搜集的信息来预测未来关系的回报和代价。

3)关系发展的四阶段:导向阶段:主要是非个人传播,只会向对方透露一些自己的公共信息;二是探索性情感交流,最初的信息得以扩展;三是情感交流,当双方都能感到实质性的回报才会进入这个阶段;四是稳定交流,双方具有十分亲密的关系,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出对方的行动。

4)社会穿透理论重要性在于:把关系的发展视这一个传播的过程

5)社会穿透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2、边界管理理论

1边界:指在思想和感情上愿意与对方分享的和不愿和对方分享的之间的界线,或者说是私密性的和非私密性的事物之间的界线。关系双方不停的进行边界管理工作,主要是管理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之间的边界。有时,这条边界是具有渗透性的,可以透露一些特定的信息。有时,边界是无法渗透的,不能共享任何信息。一个封闭性的边界可以带来更大的自主权和安全感;开放的边界导致更为亲密的关系和更多共享信息。

2)与人分享和保护自己的需求之间冲突是经常性的,这就需要双方商议和协商他们之间的边界。一方面你何时、如何透露,另一方面,当对方透露了个人信息你当如何应对。

边界管理看作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过程,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决定,说还是不说,同时,还是一个有关如何管理信息规则的协商过程。人们既要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来透露信息,又要决定如何回应对方的要求。

3)边界管理的规则是在批评或判断的尺度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尺度:包括特定的文化期望、性别差异、个人动机以及情境要求等;风险评估:意味着考虑透露信息的回报和代价。

4)边界渗透性:指边界应当开放或者封闭到某种程度。即如何透露信息。

5)协商以及信息共享的规则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分享信息的各方必须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一致。

首先,关系双方必须就有关边界渗透性的规则进行商谈;

其次,关系双方必须就有关边界联系性的规则进行商谈,即谁在边界内,谁在边界外;

第三,关系双方必须就有关边界所有权进行商谈,即做为共同所有者的权利和责任。

(五)冲突的管理

1、博奕论

1)博奕论中各方对他人使用策略进行评估的三种方式

一是观察对手的举动;二是观察冲突的总体情况;三是直接交流。

2)直接交流的好处:

交流是在符码层面上进行的,不会产生实际的行为产生的后果;交流可以改变招数的概率,从发生冲突的各方来说,交流减轻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交流也会改变对方看问题的视角,你可以直接劝说对方,最终让他改变原来的想法。

博弈之前进行的讨论能够增进彼此的合作,从冲突发生开始就进行交流,那么才会取得最佳的效应。

2、冲突归因理论

1)冲突归因理论的前提:你如何解决冲突取决于你如何归咎责任。

2)在人际关系中解决冲突的三种策略

回避行为:通常不进行交流,最多进行间接的交流;避免减少冲突。

竞争行为:包括很多消极信息;在冲突中获胜。

合作行为:引发更为开放和积极的交流;双赢。

3)归因对于冲突的定义和结果尤为重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个人对冲突的归因决定了他将选择何种策略来处理冲突;其次,归因当中的偏见(冲突是由别人引起的,自己仅是被动地回应)会降低使用整合策略的几率;第三,人们所选择的策略会影响冲突的结果。

 

人际传播的虚拟化(深圳大学2004

人际传播的虚拟化就是人与人之间并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媒介进行信息的传受。网络人际传播方式有e-mail和网上聊天(QQMSN等通讯工具,聊天室)。E-mail特点:速度快,多媒体,交流质量低,偶然的功利性邮件。

 

网络中人际传播的特点:

1)信息的流动与控制无中介、双向互动、反馈及时、传受双方自由平等参与,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中止交流,选择的自由度高。但也受到一定时空限制(比如对方不在线或网络忙而无法接通)

2)对象广泛性,可以不断交换交流对象,打破地域限制。导致网络人际传播常常具有偶然性。不稳定的多样化。

3)以文字交流为主。ASCII艺术、各种表情、网络语言(如菜鸟)的产生——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4)匿名性。①不受现实身份地位限制,平等自由交流。②缺少现实世界的规范与约束,人的状态更接近“本我”,可以减少现实社会的压力,但也有可能出现语言暴力等不文明行为。

5)多重角色交互。网络的虚拟性和角色转换的便利性使人们可以在不同情境下扮演不同角色。释放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特别是当这些欲望与社会规范相冲突时。一方面疏远了现实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建立虚拟人际关系。

6)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的虚拟化也是传受双方探索新的身份认同的过程,在网络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己的新身份认同,进而成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虚拟化人际传播的心理:后三条

ASCII艺术:指使用电脑字符(主要是ASCII)来表达图片,组合成更加复杂的字符图形,表达表情或更复杂的图像。它可以由文本编辑器生成。用于当文字比图像更稳定和更快显示的场合

 

网络传播扩大了哪些人际传播功能?/ 网络人际传播的利用(复旦大学2004

1)传递信息功能。人们在网上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获取和分享,而且可以将信息复制、转发给任何人。

2)交流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扩展交际范围,增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流机会。方便快捷,成本低。

3)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匿名性、虚拟性使人们的心态更接近本我,成为现实世界的“减压阀”。

4)对象广泛性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5)网上人际交流如E-mail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6)在网络营销活动中,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提高营销效果的手段。

 

人际传播虚拟化的弊端:

忽略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现实人际交流减少。习惯了网络交流的方式与语言,反而不适应现实社会的交流方式,从而更加淡漠现实人际交流的愿望。

有些人以虚拟交流作为逃避现实压力和矛盾的手段。

过分依赖网络,网络成瘾。

网络欺骗,难辨真假,也使得人们在网络中有意识的减少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使一些真正有问题并希望通过网络求助的人丧失了得到援助的机会。

流言快速流传的渠道之一。

虚拟人际传播的社会化功能:①网络角色冲突、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冲突,可能导致“人格分裂”,难以建立自我认同。②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它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强烈的社会规范,行为难以受到明确约束,容易培养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社会规范观念变得淡薄。③多重角色容易导致“镜中我”失真,自我认识变得混沌。④人际传播的虚拟化完全可能造成人们认知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混淆。

 

应对人际传播虚拟化:

作为网络媒介控制主体的政府、行业组织、网络媒介内部管理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从技术、规范、道德各个层面上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加强“把关人”的影响力。

媒介自律,行业组织规范。

用户提高媒介素养,提高辨别能力。

 

大众传播与网络人际传播:

新闻网站或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往往会有意识地利用人际传播的手段。表现为:
1
E-mail或聊天,可以成为一种采访手段。
2
E-mail或聊天作为一种反馈手段,来加强读者与编辑之间的交流。
3
、通过聊天室来加强读者之间,读者与专家名人、报道对象或记者编辑之间的交流。
4
、传统媒介可以利用网络人际传播,加强传播效果。例如在广播电视直播节目中,开通聊天室或BBS
这些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进行双向沟通,另一方面,有助于延伸新闻报道的广度与深度。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中是否存在意见领袖,他们又是如何产生并起作用的。

能成为意见领袖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素质:①是许多追随者学习的榜样;②见多识广、称职能干;③在自己的圈子之外,还有广泛的社会关系。

   在网络中,前两方面的素质,应该主要是通过文字水平来体现的,包括文字表达的内容和技巧。例如,话题是否具有吸引力,语言是否幽默,是否有文采等。

   社交方面看,意见领袖应更多接触自己圈子之外的人和事,比一般人的视野更开阔。因此,经常活跃在不同的人际传播圈子,如不同的聊天室、BBS的人,更有成为领袖的潜质。

  聊天室的聊天话题分散,人们的交流更多限于个人之间。因此,聊天室里产生意见领袖的可能性不大。但在BBS这样的更加具有群体交流倾向的场所,意见领袖极有可能产生。

对于网络新闻传播,意见领袖的作用在于,他们可以传播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新闻,他们也可以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此影响他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因此,对于新闻传播网站来说,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是提高传播效果的一种途径。有些意见领袖,可能在一个很大的圈子内都有名气,这对于提高网站的声誉也是有利的。

 

关于意见领袖的研究成果:

1)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有效。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位革新者。

2)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高度一致非常有效

3)在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媒介告知或宣布某样事物的存在,另外一些媒介则使某种行动方案变得合乎情理或使之获得认可。

4)意见领袖的影响仅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话题。他们之所以有影响力,不仅与他们是谁有关,而且与他们所属群体的结构和价值观念有关。某个领域里的意见领袖通常不太可能是另一个与之无关领域里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和追随者的比较:

相同:同属一个社会阶层或群体

不同:1)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许多追随者学习消防的榜样。

2)能力(其人的知识):意见领袖在其具备领导资格的领域里必须被公认为是见多识广或称职能干的人。

3)可利用的社会位置:包括两种社会关系,一是意见领袖在本群体内认识的人;二是在本群体之外认识的可以为本群体成员关心的话题提供信息的人。

4)让对该领域有兴趣的人能够与其接触交往。

5)比其追随者更多地接触与其影响范围有关的媒介。

小结: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通过一切合适的媒介将本群体与社会环境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

 

三、群体传播(南开大学2004

群体指由共同的利益、观念、目标、关心等因素相互联结,存在着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的个人的社会集合体。群体传播即群体内部成员或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群体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关群体的理论:

卢因:群体动力论,场论

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群体规范:自移光假说,阿西从众实验,沉默的螺旋

七种宣传技巧之一:乐队花车法

勒庞乌合之众——群体极化现象——沉默的螺旋——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议程设置:谁在设置议程,有何政治经济学意义

狂欢理论

政治方面: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葛兰西“霸权”,法兰克福学派

早期文化研究学派的乐观观点:受众产生自己解读

两级传播,舆论领袖——社会关系理论——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创新扩散

群体认同,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归属感

 

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成员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体的集合体。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的纽带。

1)社会: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2)群体还可以集结个人力量完成社会工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群体对个人成员的意义表现在:

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群体的能力大于单纯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

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防止个人发生社会偏离和陷于社会孤立。(两级传播)

群体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目标的场所与手段。(社会化)

④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个人的态度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伊里实验)

⑤群体传播是大众传播效果形成的重要中介和制约因素之一(子弹论)

4)群体还具有一些负面作用。

①对社会来说,某些群体为一己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社会分工,给社会秩序带来混乱。

②对个人来说,群体又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三项基本条件:

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

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

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群体的特点:1)它是以一定数量的个体为其成员的系统整体,成员间具有某种共同联系,共同人际要求、社会需求或共同活动目标;2)它具有一定的群体结构形式和交流网络;3)它具有自己的群体心理,群体规范,价值和群体制裁体制;4)群体的存在,以群体成员间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为前提。

 

群体的分类:

1、小群体:规模小,更非正式,无需领导。

小群体与群体的区别,不在性质上,而在规模上。一般认为三到二十人。达到最充分互动和最大效果的最大规模是57人。小群体规模小,更非正式,结构松散,大团体则可能有正式规则维持秩序。小团体无需领导即能有效行动,大团体需领导来维持秩序,有效行动。从理论上说,团体规模越大,信息源越多,个人参与的机会越小,几个人主导讨论的趋势越明显,完成任务的困难越大。羞怯或不善言辞的人会退出并感到挫折。一段时间后,派系会增加,从而阻挠团体工作。因此,团体越大,完成任务的困难越大。

2、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

3、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库利《社会组织》,对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观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讨论群体(discussion group):相对于基本群体来说,讨论群体最基本的特征是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群体传播中必须保持听说平衡。特点:①面对面互动;②领导行为;③共同目的或目标;④正式性。

 

群体意识/群体思维:群体意识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①关于群体目标和规范的合意。②群体感情。③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体意识就越弱。

群体意识的形成:

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方面来理解。一般来说,信息流量大,意味着信息的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另一方面,信息的流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都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双向性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归属意识更稳固,群体的凝聚力更强。

群体意识一旦形成,会对群体传播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上,也容易导致对不同意见特别是新颖独创性意见的压制。群体意识的核心是群体规范。

 

内聚力:指群体成员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而非个体的集合的程度。内聚力标志着集体对于个体的重要性,并被用来解释一个集体中的成员资格能够预示一个集体成员的行为变化的程度。当成员共享价值、态度、行为标准时,内聚力加强。内聚力是群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内聚力高,群体行动有效,人际互动增强。集体行动通过将个人身份与群体身份紧密联结起来,建立了共有的责任。但内聚力也导致集体审议,它来自集体内部的压力。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建立在成员互动基础上,其主要功能有协调成员活动、规定成员角色、保证群体的整体性、为成员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功能主要在于:

1)保证群体的整体性,确立群体核心价值观,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2)对来自群体外的说服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在说服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

②在说服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不仅如此,在群体归属意识较强和成员那里,还还会唤起一种“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即从众。“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认知不和谐心理。

群体压力与从众:个人因素——自信程度,对权威的尊重度,智力水平,社会承认需求(need for social approval);其他因素——群体规模,群体互动,任务难度,危机或紧急程度。

 

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就是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然而,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作出的,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群体传播中的“遵从”效应并不绝对,群体传播中意见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并不少见,群体的“内部协同作用”可能没有奏效。

    群体传播的“遵从”特性对群体政治态度的影响,通过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对总统选举的研究得到揭示,它显现为“基本群体的政治同质性”。此外,基于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宗教倾向等因素而形成的,较大的、较宽泛的群体也具有类似的“政治同质性”。群体遵从的心理学证明以及拉氏等人的实证研究结论似乎也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支持。

有研究者后来提出了群体传播的“社会认同模式”理论,认为个人通过群体传播认知自己所属身份,即为自己所属何种群体定位,从而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社会认同模式有助于我们了解舆论形成中群体传播的重要意义,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唤起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群体传播的这种“遵从”或“社会认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人们对自己以及事物的认知乃至行为。当一个议题大到能引起社会大众关注时,“群体遵从”或“社会认同”效应就可能形成巨大的舆论力量。

“遵从”或“社会认同”在群体传播中可能产生的另一效应是通过群体暗示、现场情景或情感化符号刺激、群体感染导致群体的情绪化行为。其负面效应的典型是,当情绪化强度很高时,可能发生非理性的暴力行为。

 

考察群体规范和群体思维有两个基本视角:

1、作为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群体:包括群体压力和意见领袖。

阿西的群体压力实验,莫斯考维西的群体压力实验,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

2、作为个人行为的精神依托的群体,即由过去和现实的群体归属所产生的观念,是价值行为准则的内在化,成为群体规范,而群体规范使得群体成员内部的人习惯于统一的思考模式行事,形成统一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一致的人:高语境。群体思维一致度低:低语境。

作用:外部——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影响了他们对观点的接受、对价值的认同。内部——使得群体成员之间逐渐趋于一致,并且对意见不同者产生压力。

 

小群体传播:群体规范,功能角色,参与行为,小群体的互动发展

1、群体规范

2、功能角色:在群体传播中,成员除以个人身份加入其外,还常常以角色身份发挥作用。和组织传播中以职务,职业为主要特征的角色不同,群体传播中的角色,主要以职责和作用来确定,用于保证讨论,帮助完成任务。主要有三种。

1)任务导向型。直接相关于小群体具体任务。如信息或意见的寻求者或提出者;督促行动者,智囊人物,分析决策者等。

2)关系维持型。关注成员感受,推动成员间情感互动.如积极听从者,娱乐幽默者,调解人,守门人(保证传播渠道畅通,人人有机会参与讨论),善于妥协的中间派,公关联络者。

3)消极对抗型。阻碍群体实现目标或维持良好气氛。攻击指责者,拒绝阻挠者,竞争对抗者,冷嘲热讽者,涣散分裂者,惟我独尊者。由于个人在群体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因此可以扮演多种角色,或不断更换原来角色,使群体传播增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前两种角色总是要克服后一种角色以实现群体目标。

3、参与行为

1责任感。作为群体成员的责任是:①对其他成员和所讨论的问题保持开放心理,在讨论中尽量保持客观、独立地评价信息和意见,尽量不使个人偏见影响到对他人意见的接收。②要对他人以及整个小群体的情感有足够的敏感性。③每个人都有责任让所有人加入讨论。比如主动接纳新来的人。积极参与也要求事先准备,否则容易浪费时间,挫伤积极性。

2)传播能力①说:必须能准确地表达个人意见和建议。②听:有效地倾听在小组讨论中十分重要。

4、小群体中互动发展:5G

小群体的有效工作并非顺理成章,群员之间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协调。大致有几个发展阶段:

1"Groping"暗中摸索。

2" Griping "苦恼压抑。

3"Grasping"把握协调。

5"Group Action"群体行动。群体活动全面展开,领导有效力,成员积极参与,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决策,创造更浓的民主气氛。

 

领导行为与领导者:领导的产生,领导的风格,领导技巧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