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研真题 >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模拟题第10周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模拟题第10周

时间:2015-06-22     来源:育明考研     作者:麦子      点击量:1862

5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5.1 考点难点归纳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育明考研解析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失业一般分为三类:磨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磨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前两种失业被认为难以消除,故充分就业目标是针对非自愿失业而论的。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及经济增长。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1)支出类: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2)收入类:变动税收和公债。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1)政府购买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其作用最为直接。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政府购买乘数。(2)政府转移支付通过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作用于总需求,对国民收入影响程度取决于转移支付乘数。(3)政府税收作用途径有两条:一是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二是税率高低将改变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消费倾向。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税收乘数。

自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变量或者说干扰对GDP冲击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的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这些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经济波动幅度的内在作用,但是自动稳定器无法消除经济波动。

财政思想的演变:(1)年度平衡预算:以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为目标。(2)周期平衡预算:用经济繁荣阶段的预算盈余弥补萧条阶段的预算赤字,以实现一个经济周期内的收支平衡为目标。(3)功能财政思想:以反经济周期的需要利用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无须刻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地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该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

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1)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首先是乘数难以准确确定,其次在财政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阶段中,需求可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3)“挤出效应”。

3.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供给为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前两者称为通货。

1)中央银行是一国的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商业银行则是以经营信贷业务而获取利润的经济单位。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具有某些制度规定,准备金制度和贴现制度构成了货币政策的制度基础。

2)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如果是活期存款,它还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 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为存款准备金率,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DCu,同时,引入强力货币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3)货币政策三大工具:①调整再贴现率;②公开市场业务;③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三大货币工具的特点:①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货币供给量增加。改变再贴现率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配合。②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当需要放松银根刺激经济时,央行可买进政府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当需要遏制通货膨胀以防止经济过热时,可进行反向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使用的政策工具,具有主动灵活的优点。③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的比例。提高(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不仅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缩减(扩增),还会缩小(扩大)货币乘数,引起银行信用的多倍紧缩(扩张)。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对金融市场是一种强有力的调节措施,见效也快,但易引起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

其他货币工具:①选择性信贷控制。②道义劝告。

4)货币政策作用机制。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率,从而作用于总需求,达到影响国民收入的目的。

5)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①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②货币流通速度。③流动性陷阱。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5.2.1  概念题

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金融联考2004研;东南大学2002研;北方交大2002研;上海财大2001研;北京化工大学2005研;北邮2006研;对外经贸大学2006研;南航2006研)

2.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full-employment surplus)(武大2000研)

3.货币创造(厦门大学1998研)

4.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武大2002研;东南大学2002研;北师大2006研

5.法定存款准备金(武大2003研)

6.法定准备金率(上海财大1996研)

7.功能财政(武大2000研)

8.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中南财大2000研;人大1998研;北航2006研;上海理工大学2006研)

9.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上海财大2000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南航2006研)

10.派生存款(中南财大2000研)

11.货币供给调控机制(厦门大学2000研)

12.再贴现(北师大2001研)

13.实际货币供给(中央财大1997研)

14.信用创造论(Theory of Credit Creation)(中央财大1998研)

15.货币政策时滞(人大1999研)

1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厦门大学1998研)

17.贴现率

18.相机抉择(华南师大2004研;东华大学2006研)

19.单一货币规则

20.公债的资产效应(assets effects of public debt)

21.公债中性(government bonds neutrality)

 

5.2.2  简答题

1.什么是公债的货币效应?(对外经贸大学2002研)

2.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北京工商大学2003研;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

3.说明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局限性。(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4.简述不同的政策工具有哪些主要标准?(北师大2001研)

5.利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治理经济衰退?(南开大学 2000研)

6.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得到发挥的?(中南财大2001研)

7.简要叙述国家预算的功能。(对外经贸大学 2002研)

8.简述政府的财政政策原理。(对外经贸大学 2003研)

9.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中南财大2000研)

10.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10.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项债券增加调节宏观经济,

    1)央行这一行为通过哪几个环节最后对总需求施加影响?

2)在各个环节上会遇到哪些可能的干扰?(南京大学2006研)

11.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1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1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工具。(华中师范大学研)

13. 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具体操作。

14.设想这样一种经济现实:中国经济疲软一年,实际GDP的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例如6%),对外出口发展受到限制,通胀率不高(如1%),但是居民储蓄处于较高水平,并仍显示出强劲增长态势,如果宏观管理层决意扩大财政赤字,请问:(1)其意图何在?(2)应采取何种方式?(3)“挤出效应”是否会显著?(4)货币政策应如何配合?

15.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16.简述宏观经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17. 什么是动态不一致?简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遵循单一规则的重要性。(南开大学2006研)

 

5.2.3  计算题

1.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G=1250(单位均是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

    1)IS和LM的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美元),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6)画草图表示(4)和(5)。(复旦大学2001研)

2.某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现金漏损率(现金/活期存款)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而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50%。试求: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指狭义货币M1

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东南大学2003研)

3.假设现金存款比率,准备金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4.假设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C=300+0.8Yd,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函数T=0.2Y(单位为亿美元)。求:

1)均衡收入为2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

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5Y,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

5.假设LM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L=0.2Y-0.5r,货币供给Ms100),IS方程为Y=950-50r(消费C=40+0.8Yd,税收T=50,投资I=140-10r)。求:

1)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2)当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的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水平各为多少?

3)为什么均衡时收入的增加量小于IS曲线的右移量?

6.(1)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d(这里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x=50,政府支出G=40,求育明考研解析产出市场均衡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1时,LM方程为y=750+20r;在P=1.5时,LM方程为y=500+20r,求育明考研解析在1、1.5的价格水平下使产出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3)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出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

 

5.2.4  论述题

1.试述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主要操作工具的运用。(华中科技2004研)

2.生活中,在肯定货币能动作用的前提下,货币供给产出效应及扩张界限的常态是怎样的?(人大1999研)

3.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是什么?它们分别由哪些集团所掌握?(人行1993研;人行2001研)

4.“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旧论”比较,“新论”新颖之处何在?(复旦大学1999研)

5.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开始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自1995年7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请结合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学原理分析利率调整的原因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75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7.5%提高到8%2006815,再次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提高到8.5%。同时决定自2006819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5%提高到6.12%。请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上述政策的原因和该政策对宏观经济将产生的影响。(南开大学2007研)

6.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形式及其适应的范围。(上海交大2000研)

7.试评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人行1999研)

8.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原理出发,评析1998年以来我国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及其效果。(中央财大2000研)

9.试评述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南开大学2000研)

10.试述微观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人大2001研)

11.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上有何分歧?(厦门大学2000研)

12.政策分析

519日,央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21文),对规范房地产信贷做出细致、精确的规定: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1%。从9月21日起,除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必须将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你认为上述政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另外,为什么央行采用了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手段而不是上调利率?(北京交大2004研)

13.哪些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不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承诺的可信任性?

14.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

15.为什么必须重视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为什么又必须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

16.假设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使用才能加速其复苏?若没有这些政策又会发生什么呢?

17.在美联储90年代以来的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中,货币量已基本不被视为货币调控的中介目标,这与货币主义倡导的货币调控中介目标截然不同。

1)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建议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r)目标的货币规则。其中:是过去一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最近衡量的实际GDP是经济自然产出水平;是美联储的通货膨胀目标。试育明考研解析释这个确定利率规则背后的逻辑。

3)一些经济学家支持这种货币规则,但认为y应该是通货膨胀和产量的未来预期值。用预期值而不用实际值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大2006研)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育明考研解析

5.3.1  概念题

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2.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full-employment surplus):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第二,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3.货币创造:又称为“信用创造”。指在整个银行系统中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商业银行收存一笔现金,其中一部分按法定准备金率保留作为准备金,其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用来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以增加银行收益。一般以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方式支付,因而创造出一笔派生存款。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可以开出支票使用这存款。收款人可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这第二家银行由于存款增加,又可将其中超额准备金部分贷放出去,创造出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将可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创造货币的先决条件是有人借款。由一笔原始存款创造出的派生存款的数量取决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大小和现金漏损情况,即借款人在借款中持有现金而不保持活期存款的比例。

4.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参见简答题第2题。

5.法定存款准备金: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它们会把法定准备以外的那部分存款当作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正是这一较小比率的准备金支持着活期存款的创造能力,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

   6.法定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银行系统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度便下降。相反,当准备金率降低时,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便上升。因此,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收缩的措施;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扩张的措施,最终都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

7.功能财政:又称为“职能财政”或“机能财政”,是关于国家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勒纳于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功能财政”的预算准则。他认为,功能财政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政府的开支与税收、政府的债务收入与债务清偿、政府的新货币发行与货币收缩等政策的运用,都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对经济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是否遵循了既定的传统学说,顾虑这些传统学说是否好听。也就是说,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不能够只是以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作为财政的最终目标。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税收、国家债务等财政分配工具来调节经济。为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需要经常调整总支出。当总支出太低时,增加政府支出;当总支出太高时,增加税收。为获得导致最需要的投资水平的利息率,利用政府举债或债务清偿,调整社会持有的货币和公债的相对份额。同时,在必要时,政府可以印刷钞票、窖藏货币或毁掉货币。总之,“功能财政论”的意图是要政府不必局限于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而应当保持国民经济整体的均衡。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但是,功能财政理论是一个宏观静态而非宏观动态的理论,它只对短期的周期波动问题提供了部分育明考研解析决方案,而完全忽视了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而且,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问题是需逐渐提高投资率和储蓄率,而不仅是通过调整总支出来治愈衰退和通货膨胀,因而它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8.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以期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2)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9.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又称为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的大小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所以也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第一,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第二,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第三,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第四,初始来源惟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10.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将负债贷款转化为存款货币,这是商业银行货币的主要部分。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其掌握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掌握的部分基础货币)的限制,即支付能力或清偿能力的限制。因而,中央银行经常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松紧银根,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吞吐基础货币,改变货币派生存款的能力。派生存款创造理论极限公式为: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所以派生存款倍数理论上(不考虑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等于存款准备率的倒数。

11.货币供给调控机制:指中央银行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降低失业率、稳定物价等),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选择具体的调控形式(或者中间目标,即联系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金融目标,如货币供给量,生产率水平等),运用合适的调控形式(如通过金融市场、计划手段、法律手段等),以及诸部分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而组成一个完整的调控运行机制。它是一个以信用创造论为基础,与中央银行体制的存在密切联系,与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

12.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的第一流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付给现款的一种行为。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之一。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公布,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贴现率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时,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增加。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13.实际货币供给:指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供给,用真实物品和劳务表示。将名义货币供给与一般物价指数P相除后,可得到实际货币供给,从公式可以看出实际货币给受名义货币供给与一般物价水平的综合影响。

14.信用创造论(Theory of Credit Creation):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信用学说,认为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而供应信用即是创造资本。信用创造论这一学说首先由英国经济学家J·劳提出,认为银行以提供信用的方式发行一种银行信用,银行通过信用的供应就能提供丰富货币,给经济以最初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促使经济繁荣,就可带来更多的产品和利润,所以信用是能够带来利润的生产资本。银行提供信用就是创造货币、创造财富、创造资本。后来,德国经济学家A·韩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而且他被公认为信用创造论的最主要的代表人。他认为资本形成是信用扩张而非储蓄的结果。信用扩张是银行的特殊功能,主张银行授信业务优于受信业务,银行可以无限制地创造信用,以信用扩张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上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信用是信贷资本运动形式,银行可创造信用,但不能创造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而且不存在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

15.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开始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而外部时滞则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

1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一是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的过程,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为:M→r→I→E→Y。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与凯恩斯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

17.贴现率:指将未来支付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有时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但未到期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18相机抉择: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19.单一货币规则:货币主义的一项政策主张。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货币政策惟一的最佳选择。他认为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即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惟一支配因素的货币政策,公开宣布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并且只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相适应,通货膨胀就会被抑制。这种使货币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按固定的比例增长的主张被称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主张包括了两重含义:(1)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支配因素,即惟一控制指标。(2)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而主张以既定的数量规则来防止货币政策的摇摆性。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与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相联系的,即认为,私营经济具有其内在的稳定性,短期经济不稳定的基本原因就是政府当局反复无常的干预,认为政府的惟一任务就是为私营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因此,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货币供给量不要限制国民收入的自然增长。

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需要育明考研解析决三个问题:第一,如何界定货币数量的范围;第二,如何确定货币数量的增长率;第三,货币数量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变动。弗里德曼把货币数量的范围界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亦即;关于货币增长率的确定,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并且货币增长率一经确定是不允许随便变动的,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动,应事先宣布并尽量缩小变动范围。

20.公债的资产效应(assets effects of public debt):指公债发行所产生的稳定经济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公债发行在经济不景气时能够扩大消费支出,而在经济景气时能够抑制消费支出;②公债发行可能导致劳动意愿、投资意愿下降以及资本积累减少;③公债的利息支付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萧条时期,公债利息支付会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繁荣时期,公债的利息支付会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21.公债中性(government bonds neutrality):指在宏观经济中公债的发行不会引起投资和储蓄的变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会刺激经济扩张,且政府以债券和税收筹资的效果是等价的。公债中性需要以下条件:①个人寿命无限期长;②个人和政府的借贷利率相同;③未来的税收具有可预见性;④税收是对经济总额课税;⑤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动态特征是已知的。由于以上条件,经济中的实际利率、投资和消费将保持恒定,不会随着税收和预算赤字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随着初始债务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债券是靠将来的税收偿还的;公债可以减少当前的税收,但会导致更多的将来的税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会意识到公债仅仅改变了税收时间,没有减少税收总量,他们储蓄相当于未来征税的收入以备将来纳税,因而,当前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政府增加税收筹资的效果一样。政府以债券代替税收对个体决策的影响是增加了私人储蓄,经济中的储蓄总量大体不变,所有家庭多储蓄的部分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扩大,经济仍然处于原来的均衡状态。公债的发行并没有引起利率的提高和投资的增加,因而是中性的。

 

5.3.2简答题

1.什么是公债的货币效应?(对外经贸大学2002研)

答:公债的货币效应一般指公债的货币供给效应。公债对货币供给的效应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债的发行引起的信用扩张效应,另一方面是公债流通产生的货币扩张效应。

1) 公债的信用扩张效应

公债是以国家税收为经济担保,向社会和公众负债的行为,只要国家存在就不会存在偿还危机,而且其收益率一般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使公债具备了与货币几乎一样的信用水平。因而公债的债权人在失去原有的货币资金使用权以后,又可以用公债作担保或抵押取得银行贷款或向其他主体拆借资金,这样,公债就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信用工具,被广泛用于一般的金融信贷之中,其结果必然是加速资金周转,导致信贷规模的扩张。公债的发行和增长,某种状况下还会突破金融系统原有的信贷平衡状态。为了吸引足够多的人们购买公债,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强制手段外,一般都是以其较高的信用水平和利率水平来吸引投资者。由于高利率和高信用的吸引,一部分未来要存入银行的资金势必会转而流向公债,甚至会将原有银行存款取出购买公债,其结果是使银行的存款规模相对萎缩,原有的平衡状况受到破坏。

2) 公债的货币扩张效应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事实上已经由国家的强制担保赋予了公债券。因此,只有当国家明令禁止,而且可以完全禁止公债流通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公债的发行不导致货币扩张。然而,要完全禁止公债流通,在一般条件下是极难做到的。比如在1988年以前,我国的公债券既不允许上市交易,也不准流通使用,可实际上仍有不少人用国库券买东西,10元抵8元,或10元抵5元不等。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公债在相应的货币之外充当了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事实上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公债的流通成本较高,如果经济出现波动,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也会高,所以公债规模越大,一旦出现通货膨胀,对国家调控能力的影响就越大。

2.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 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北京工商大学2003研;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

答: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活期存款,它还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为存款准备金率,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D+Cu,同时,引入强力货币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3.说明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局限性。(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答: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2)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局限性表现在:

①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紧缩货币供给,或者说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然而,那时公众一般说来支出会增加,而且物价上升快时,公众不愿把货币持在手上,而希望尽快花费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这无异在流通领域增加了货币供给量。这时候,即使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也无法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反之,当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也就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所抵消。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速度放慢,意味着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LM曲线就不会移动,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动。

②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特别是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即使从反通货膨胀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于控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很小。因为物价的上升若是由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引起或由垄断厂商为获取高额利润引起,中央银行想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抑制通货膨胀就比较困难了。

③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尤其是,市场利率变动以后,投资规模并不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动。利率下降以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一个过程,利率上升以后,厂商缩小生产规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之,货币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和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的变化。比方说,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但未到这一政策效果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就已转入繁荣,物价已开始较快地上升,则原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是反衰退,却为加剧通货膨胀,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4.简述不同的政策工具有哪些主要标准?(北师大2001研)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选择任何一项政策工具时首先要考虑这项政策能否达到所追求的这些目标。评论不同政策工具的主要标准有:

1) 政策工具达到目标的有效性: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有些政策可能比另一些政策有效;在有些情况下,私人部门的行动可能会抵消政策工具的效果。

2) 对产出构成的影响:同样是增加或降低一定量的总需求,有些政策扩大的是公共部门,有些政策是增加当前消费,有些政策是刺激私人部门投资。

3) 影响的范围:一些政策影响范围较小,如扩张或紧缩货币的政策主要对依靠贷款的企业或银行有直接影响,而像减税这样的政策则往往有较广泛的影响。

    4) 执行的灵活性和速度:一些政策(如扩大货币供给)会比另一些政策(如减税)更有灵活性,执行起来也会更快。

5) 政策后果的确定性程度:一些政策的后果比另一些政策的后果可能更不确定,例如,减税会不会增加消费,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会不会使厂商增加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预期,从而使政策效果很不确定。

6)非意图的副作用:一些政策往往会产生不希望有的副作用。

5.利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治理经济衰退?(南开大学2000研)

答: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包括对铸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的管理。在货币供给中,占比例最大的不是铸币和纸币,而是活期存款,所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主要是对活期存款的管理,而对活期存款进行管理的关键是准备金。因此,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措施管理准备金,来实现对货币供给的管理。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其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通过改变政府的收支水平和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总需求水平。由于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总需求水平的变动又可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而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运行目标产生影响。在实践中,上述影响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

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基本类型。使用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时,政府通过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水平,以刺激有效需求。

货币政策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政府使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货币当局通常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等手段降低利息率水平,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

也就说,当经济衰退时,应该同时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财政,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相互协调,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地调节。

6.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得到发挥的?(中南财大2001研)

答:自动稳定器又称为“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1)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

2)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7.简要叙述国家预算的功能。(对外经贸大学 2002研)

答: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和改进我国国家预算制度,是新时期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

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其具体表现如下:

1)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育明考研解析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

2)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3)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

4)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能生效,因而又是国家的重要的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

8.简述政府的财政政策原理。(对外经贸大学 2003研)

答: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其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支出,以育明考研解析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时候,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抑制总支出,以育明考研解析决通货膨胀问题。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失业率连续两三个月超过一定数值,或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两三个月下降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反之,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幅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措施。

9.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中南财大2000研)

答: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积极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2) 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施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3) 该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①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②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③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10.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项债券增加调节宏观经济,

    1)央行这一行为通过哪几个环节最后对总需求施加影响?

2)在各个环节上会遇到哪些可能的干扰?(南京大学2006研)

答:1)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项债券增加来调节宏观经济,其对总需求的传导路径为:

债券购买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市场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

从传导路径上可见,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要对总需求施加影响,通常要经过以上环节的相互作用。

2)“债券购买增加→货币供给增加”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政府购买债券时存在着债券种类的选择问题:政府可以选择国库券、汇票、期票等;政府还要决定债券的时间长短:政府可以购买短期债券或长期债券。债券的种类和时间长短不同,对货币供给以及整个经济的影响也就不相同。

“货币供给增加→市场利率下降”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不会导致利率的下降,比如陷入流动性陷阱时,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对利率没有影响。

“市场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投资有可能不受利率的影响,投资独立于利率,如在流动性陷阱中,人们只会持有货币,而不是去投资。

“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如果其他需求下降,就有可能抵消投资需求增加对总需求的正的影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但是总需求未必增加。

11.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西方国家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使它们自身具有某种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其主要内容有:

1)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得税一般有起征点规定、抵扣规定与累进税率规定。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收入减少,税收自动减少,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下降,从而减缓了经济下降的程度;而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收入增加,税收自动上升,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过快增长,从而减缓了经济膨胀的程度。

2)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和他们收入水平的高低。在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增加,个人收入减少,领取失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增加,这有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衰退;相反,在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个人收入增加,领取失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过度扩张。

3)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西方国家对其农产品一般多采取支持价格,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在萧条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通过增加收购农产品,提高价格,增加农场主的收入;在膨胀时期,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通过抛售农产品,稳定农产品价格,阻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也有自动稳定功能。

1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

2) 物价稳定,即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

3)经济增长,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

1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工具。(华中师范大学2007研)

答: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即

①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②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

2)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主要有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

①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几个部分。

a. 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在总支出水平过低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反之,当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

b.转移支付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但乘数效应要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

c.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

d.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另一方面又能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因此,公债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工具。

②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等。

a.再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b.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运用这种政策手段有着比用其他手段更多的灵活性。

c.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

d.货币政策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工具,还有一些其他工具,如道义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13.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具体操作。

答:1)税率。主要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提高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2)政府购买: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3)转移支付: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14.设想这样一种经济现实:中国经济疲软一年,实际GDP的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例如6%),对外出口发展受到限制,通胀率不高(如1%),但是居民储蓄处于较高水平,并仍显示出强劲增长态势,如果宏观管理层决意扩大财政赤字,请问:(1)其意图何在?(2)应采取何种方式?(3)“挤出效应”是否会显著?(4)货币政策应如何配合?

答:题中的经济现实说明我国的需求不足,居民宁愿储蓄也不愿意消费,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1) 宏观管理层决议扩大财政赤字,实际上是为了扩大政府支出,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着投资需求的增加,根据乘数效用,政府支出会成倍增加国民收入,从而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增加刺激需求,也可以促进物价水平的上涨。

2) 对于我国来说,扩大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是发行国债。由于我国法律规定财政部门不能向中央银行借款,财政部门为了获得政府支出所需要的资金,最可行的办法是提高税率和发行国债,但在社会需求不高的情况下,提高税率的办法自然不符合宏观调控的目的,所以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发行国债。

3)由于我国的居民储蓄处于较高水平,而政府支出的方向主要是和民间投资不相冲突的基础设施方面,所以在这种经济现实下,政府指出的增加的挤出效应并不显著。

4) 在经济紧缩阶段,我国在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同时,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货币政策方面应该实行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供应量,从而适当提高物价水平,以促进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15.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总的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都是一致的,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使用的政策工具和作用不尽相同,各有其局限性。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通常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列表如下:

双松政策

双紧政策

紧财政松货币

紧货币松财政




 

 

 

社会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育明考研解析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

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为首要目

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主要目标

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首要目标

 




 

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同时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以抵消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

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同时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增长

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利用财政杠杆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除了以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一般模式,财政、货币政策还可呈中性状态。中性的财政政策,指财政收支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指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地增长,维持物价稳定的政策。若将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

16.简述宏观经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有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时滞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①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扰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一般而言,在要求政策扩张时,认识时滞较短,在要求政策紧缩时,认识时滞较长。②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长短取决于其决策机制。③行动时滞,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货币政策在实行公开市场业务和改变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时,行动时滞为零;财政政策的行动时滞则有长有短。外部时滞是指一旦政策行为被采取,它对经济影响的传递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也正是通常所说的政策时滞。

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是不同的。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从决策、议会批准到实施,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内部时滞较长,但其作用比较直接,见效快,外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所经过的中间环节少,内部时滞较短,但它作用比较间接,外部时滞较长。缩短政策时滞,使政策更快地发挥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时滞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这样,在决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政策的时滞,以免政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2) 预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政策的效应如何,还要受到公众对政策本身和经济形势预期的影响。如果公众认为政策的变动只是暂时的,从而不对政策作出反应,那么,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如果公众认为某次减税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那么,他们就不会由于这次减税增加消费或投资,从而减税也就起不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只有公众认为政策是一种长期的政策,并与政府有大致相近的经济预期时,才会配合政策,使政策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应。实际上,政策如果得不到公众的配合,就会使政策难于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

3) 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经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要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这首先在于制定政策时所应考虑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政治因素,有时政治因素比经济因素还重要。例如,在大选前夕,尽管经济中已出现通货膨胀,但本届总统为了竞选连任,一般不会采取紧缩性政策。因为紧缩性政策会使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会给他的当选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次,在政策的实施中也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会遇到被减少了订货的企业集团与工人,以及接受政府补助的穷人的反对或抵制。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会中止或减少这种政策,从而原定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动、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甚至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以上问题说明,运用宏观政策来调节经济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许多困难。

17. 什么是动态不一致?简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遵循单一规则的重要性。(南开大学2006研)

答:(1)动态不一致是指一项起初适合于今天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不再适合于明天。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又称为货币政策时间上的不连贯性,是指一个货币政策在制定时对政府而言是最优的,但在执行阶段往往不是最优的,当私人部门相信政府会实施这一政策时,政府就会没有积极性去真正实施这一政策,即政策制定者最终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2)动态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目标多样化,政府往往面临通货膨胀目标和失业率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之间在短期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政府宣布要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公众又相信政府会将通货膨胀率降下来的时候,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反映到工资和物价合同中,使物价和通货膨胀相应地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原理。但这时政府又会反悔,转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产生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降低失业率。

当政府更关心失业问题时,它往往会牺牲降低通货膨胀率的目标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就业,从而违背其最初的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承诺。由于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有违背降低通货膨胀的承诺而扩张货币政策的潜在动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公众的实际收入,理性的公众因为了育明考研解析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政府降低通货膨胀的信任总是有限的。在公众不信任的情况下,预期通货膨胀降不下来,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不能增加就业,反而会使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升高。

由此可见,政府要想实现其承诺可信,只通过口头承诺是建立不起来货币政策的信誉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设计出捆住政府进行货币扩张的“手脚”——单一货币规则,从而克服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即让货币政策在时间上有连贯性,最终使货币政策制定者获得信誉。

 

5.3.3 计算题

1.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1250(单位均是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

  1)IS和LM的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美元),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6)画草图表示(4)和(5)。(复旦大学2001研)

育明考研解析:1)从收入恒等式Y=C+I+G中得:

Y600+0.8Y+400-50r+200

=1200+0.8Y50r

0.2Y=1200-50r

育明考研解析得:Y=6000-250r……………………IS方程;

L中得:

,即:

Y2000+250r………………………LM方程;

2)将IS和LM方程联立:

 

货币政策乘数为:

4)由于Y*5000,而实际收入为Y=4000,因此△Y=1000,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则要增加政府购买为:

(亿美元)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实现充分就业,则要增加货币供给为:

(亿美元)

6)(4)(5)的草图如图5.1,图5.2所示:

 

 

5-1  第(4)小题的草图         图5-2  第(5)小题的草图

 

2.某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现金漏损率(现金/活期存款)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而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50%。试求: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指狭义货币M1

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东南大学2003研)

育明考研解析:已知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

3)狭义货币供应量:

    3.假设现金存款比率,准备金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育明考研解析: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供给变动额(亿美元)

4.假设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C=300+0.8Yd,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函数T=0.2Y(单位为亿美元)。求:

1)均衡收入为2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

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5Y,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

育明考研解析:1)由三部门经济收入恒等式Y=C+I+G

Y300+0.8Yd200+G

=300+0.8Y-T)+200+G

300+0.8×(1-0.2)Y+200+G

=500+0.64Y+G

G=0.36Y-500

Y=2000时,政府购买必须是:

G0.36Y-500

0.36×2000-500

220(亿美元)

BST-G

0.2Y-220

0.2×2000-220

180(亿美元)

故政府预算盈余为180亿美元。

2)当政府支出不变,为G=220亿美元,T=0.25Y时,由Y=C+I+G可知:

Y300+0.8Yd200+G

=300+0.8Y-T)+200+G

300+0.8×(1-0.25)Y+200+220

=720+0.6Y

育明考研解析得:Y=1800(亿美元),即为所求均衡收入。

BST-G=0.25×1800-220=230亿美元

这时预算盈余增加。

5.假设LM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L=0.2Y-0.5r,货币供给Ms100),IS方程为Y=950-50r(消费C=40+0.8Yd,税收T=50,投资I=140-10r)。求:

1)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2)当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的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水平各为多少?

3)为什么均衡时收入的增加量小于IS曲线的右移量?

育明考研解析:1)由IS和LM方程联立:

整理后,得到IS方程为:

2)当P=1时,IS、LM方程分别为:

联立IS、LM方程求育明考研解析可得:y=950,r=10

P=1.5时,IS、LM方程分别为:

求育明考研解析可得:y=800,r=15。

3)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美元下降到125和100美元,实际货币供给水平也就相应从150下降到125和100美元。

当实际货币供给为125时,LM方程为:

125=0.2Y-4r

将上述LM方程与IS方程联立求育明考研解析,可得:r=12.5,Y=875。

因此,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从10上升为12.5,国民收入水平将从950美元下降到875美元。

当实际货币供给为100时,LM方程为:

100=0.2Y-4r

同理,联立IS、LM方程求育明考研解析可得:y=800,r=15。

因此,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从10上升为15,国民收入水平将从950美元下降到800美元。

5.3.4论述题

1.试述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主要操作工具的运用。(华中科技2004研)

答: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1) 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使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到现有市场价格以上,而债券价格的上涨就等于利率的下降。同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加会使活期存款多倍扩大,活期存款即货币供给的增加也使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投资上升,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上升。反之,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过大,因而价格水平有持续上涨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下降。

(2) 再贴现率政策。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改变再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再贴现率,扩大再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再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再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给。中央银行在降低或提高再贴现率时,用控制银行准备金的办法迫使商业银行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

3) 改变银行准备率。银行准备率是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由于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因而又名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改变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准备率来调节货币和信用供给,如果要突破法定准备率的最高限或最低限,就必须请求立法机构授予这项权力。改变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项强有力的手段,这种手段由于影响太强烈而不常使用。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银行准备率。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可以降低银行准备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按更低的准备率,也就是按更多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形成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扩大了商业银行增加信用的基础,增大了贷款能力。反之,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时,可以提高银行准备率,使商业银行必须按更高的准备率也就是按较低的倍数扩大贷款;也还使商业银行准备金不足,从而减少了贷款能力。不过,目前西方国家一般不主张提高银行准备率。

就重要程度而言,再贴现率政策虽然曾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但是现在已被放在次要地位,而公开市场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政策手段。银行准备率具有法律效力,能对银行信用产生直接影响。银行准备率的变动能直接造成超额准备金或准备金不足,从而可以增强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政策的效果。因此西方学者认为,法定准备率政策既能独立起作用,又能作为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政策的补充。一般地说,以上三项重要手段既可以单独运用,又可以配合使用。在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的配合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运用准备率政策。

除了上述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和改变银行准备率三种重要政策手段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时还采用一些次要手段,例如,道义上的劝告、选择性控制和证券信贷的控制,以及分期付款信贷控制和抵押信贷控制等。

2.生活中,在肯定货币能动作用的前提下,货币供给产出效应及扩张界限的常态是怎样的?(人大1999研)

答:1)对于货币供给的变动能否对实际产出水平发生影响,在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的“面纱论”,即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动。如果说,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供给在短期内还具有增加实际产出的效应,从长时期考察,也只能增加名义产出量,而不能提高实际产出水平。

与“面纱论”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出“第一推动力”的产扩张的起点是企业对实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如果企业不掌握足够的货币,或者不存在订货刺激亦即需求的牵引,即使客观上存在可以利用的资源,再生产规模的扩张也无从实现。由此看来,马克思对货币的作用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

大危机时期,凯恩斯否定了这种“面纱论”,并在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的“货币非中性论”的基础上,强调货币及货币政策对推动经济增长及增加就业的重要性。他认为,非充分就业均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而失业是社会一大祸害,所以,增加就业应该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由于“真正的通货膨胀”只有在达到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因此物价的稳定不应是货币当局最关注的目标。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其权衡性货币政策基础上的,即货币当局应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逆经济风向”进行动态性决策,以促进宏观经济达到长期均衡状态。但凯恩斯也指出,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货币政策对刺激有效需求的功能是有限的。

2) 现在占主流的是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它主要联系了潜在资源或可以利用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在肯定货币能动作用的前提下,货币供给产出效应及扩张界限的常态是:①只要经济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②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提高的现象;③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这三个阶段可用图5-3表示。

5.3   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

 

5.3中,横轴代表产出增长率,纵轴代表物价上涨率,A和B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A是指货币供给只具有实际产出效应而无物价上涨效应的临界点;B是指货币供给增加既有实际产出效应又有物价上涨效应阶段的终点和货币供给增加只具有物价效应而无实际产出效应的起点。

B点实际上是一定时期产出增长的极限点。达到这一点,意味着经济体系中的现实可利用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如果没有达到,也可以表述为,在实际GNP水平与潜在GNP水平之间还存在缺口。一般说来,存在实际GNP水平与潜在GNP的缺口是对多数国家经济成长状态的描述。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经济增长率很难达到使潜在资源被全部利用的程度,因此,总会存在一定的潜在GNP的损失。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货币供给扩张的作用超越了A点之后,由于产出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着物价的上涨,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力等因素就会对政策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3.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是什么?它们分别由哪些集团所掌握?(人行1993研;人行2001研)

答: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和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的必然结果是在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供给量。这种货币供给量对银行系统而言是一种负债,对非银行系统而言则是一种资产。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是:MS=B·M,其中MS代表货币供应量,B代表基础货币,M代表货币乘数。其中,基础货币受四组因素影响: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净额,对政府的资产负债净额,对国外资产负债净额和对其他资产的负债净额。这四个净额的增加,会引起基础货币增加,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加,相反,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根据以上因素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给模型, ,其中,代表货币供给量,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代表超额准备率,代表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代表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代表现金漏损率,代表基础货币。

从上述基础货币供给模型可知,影响和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主要变量有五个:基础货币、法定存款准备率(包括活期存款准备率和定期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漏损率和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

2)由上面分析可知,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成正向变动,且基础货币由中央银行控制。

对于影响货币供给变动的其他四个主要变量及其掌握集团的分析如下:

①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和货币乘数进而与货币供应量成反向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给量减少;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给量增加。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变动直接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其货币政策的需要,调整该比例,从而达到鼓励或限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以控制全国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②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的变动与货币乘数,进而与货币供应量成反向变动。超额准备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它的变动直接由商业银行所掌握。影响超额准备率的主要因素有:

a.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超额准备金是银行的非盈利资产,市场利率高,银行放款或投资有利,势必减少超额准备;反之,市场利率低,保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也就随之降低,超额准备增加。所以,超额准备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变动。

b.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在准备金不足时,可以拿贴现客户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低,说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成本低,势必鼓励商业银行扩充银行信用,减少超额准备;反之,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提高,从而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并相应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

c.社会公众对现金或定期存款的偏好程度。当社会公众偏好现金时,银行为防备大量存款提现,势必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若社会公众对定期存款的偏好增加,银行超额准备将随之降低。

d.社会资金需求愿望。在经济增长较快时,社会资金需求愿望强烈,会使超额准备率降低;反之,会使超额准备率提高。此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态度、资金拆借市场的完善状况等,都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使超额准备率发生变动。

③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会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的高低与社会公众的行为有关,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由社会公众所掌握。影响该比例的因素有:

a.定期存款利率。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可能会增加,从而使定期存款的比率提高;反之,降低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可能会减少,从而使定期存款比率下降。

b.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等)的收益率相当于保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如果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则保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增大,社会公众可能会减少定期存款额,从而使定期存款的比率趋于下降;反之,就会使定期存款比例上升。此外,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比例的高低与社会公众的收入变动、偏好等也有关系。

④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进而与货币供给量成反向变动(当1时例外)。现金漏损率主要由社会公众所掌握。影响现金漏损率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

a.社会公众的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一般来说,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增加。所以,社会公众保有现金的绝对额也会增加。当然,也不排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资金持有量减少的现象。

b.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由于现金是一种流动性强、较便利的金融资产,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公众的流动偏好越强,保有的现金越多,现金漏损率也会随之提高。

c.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持有现金失去其他投资获利的可能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一种是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购买力损失。前一种情况与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有关。若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都高,保有现金的收益损失就大,机会成本增加。此时,社会公众将可能降低保有的现金比率,转而保有存款或各种有价证券。后一种情况与国内币值是否稳定有关。在通货膨胀期间,社会公众减少对存款货币的需求,而更多保有现金,以便尽快从事交易,减少损失。因此,社会公众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也会影响保有现金比率的高低。

d.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主要包括货币结算制度、银行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服务水平、社会支付习惯、现金管理制度以及其他一些自然随机因素。

综合以上对决定货币供给量诸变量的考察可以知道,除了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公众对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等,均对货币供给量起着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除取决于上述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必须有足够的贷款机会。而贷款机会则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如在经济停滞和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即使银行愿意多贷款,企业也可能不愿借款,从而可能的派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由此可见,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的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与“旧论”比较,“新论”新颖之处何在?(复旦大学1999研)

答:1)传统的货币供给理论包括以下两种:

① 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理论。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货币供给量由三个因素决定: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D/R和商业银行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之比D/C。他们认为货币供给量。其中,基础货币的增长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同比例增长。D/R和D/C又是货币乘数决定因素,货币乘数因子是D/R和D/C的增函数,而货币供给量与乘数因子同方向变化,因此D/R和D/C也与货币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化。在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中:a.基础货币量取决于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关于发行多少基础货币的决策;b.银行存款和存款准备金之比(D/R)首先取决于银行体系。银行体系可以决定两者之比,但不能决定其存款与准备金的绝对量,因为它们受基础货币量的限制,并同银行存款与公众所持通货之比有关;c.存款与通货之比(D/C)首先取决于公众。同样,公众只能决定该比例,但不能决定其绝对量。而且这一比例也与银行所提供的与存款有关的服务及支付的利息有关。服务越好,利率越高,该比例就越高。

② 卡甘的货币供给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菲力浦·卡甘在他1965年出版的专著《1875~1960年美国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及其影响》一书中,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货币存量的决定及其影响。与弗里德曼—施瓦兹不同的是,卡甘不仅分析了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各个因素,而且通过实证,检验了各决定因素对货币存量变化率的作用,这是卡甘研究的特色。与弗里德曼和施瓦兹一样,卡甘也认为,中央银行或政府货币当局控制基础货币,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共同决定基础货币为他们所持有的比例。公众通过将持有的通货转变为银行存款或将银行存款转变为通货持有,改变其基础货币的持有额;而商业银行体系则通过贷款即投资或收回贷款和投资的方式,改变它所持有的基础货币额。社会公众的上述行为改变了通货-存款比率,而商业银行体系的行为则改变了准备金率。

2) 货币供给新论

从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可知,货币供给的传统理论强调中央银行操纵基础货币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决定性的影响,认为货币乘数中的各变量在短期内变化不大,即使自由变化,也可准确预测,甚至可视为常数,货币供给是一个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的货币供给研究中出现了一股新思潮,被经济学家称为“货币供给新论”。这种理念最初散见于雷德克利夫委员会的报告中,其后由约翰·G·格利(John.G.Gurley)和爱德华·S·肖(Edward.S. Shaw)及詹姆斯托宾等人发展和完善。

该理论批判了主流经济学中的货币乘数理论,认为这种将存款创造过程描述为拘泥于银行准备金的乘数过程,并不能反映真正的存款创造过程,真正的存款创造应是一个反映银行和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内生过程。他们主张以广义的货币定义(M3M4)作为理育明考研解析货币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基础,并以此来阐述货币供给决定机制。持货币供给新论的经济学家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来分析货币供给量与利率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货币供给新论的模式,可简单表述为:M=[B,rf (r),kf(Y,i,o)]

上式说明,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大众的行为共同决定。其中,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函数rf由利率(r)的高低决定,公众的货币需求函数kf受收入(Y)、利率(r)及其他因素(u)的支配,而利率、收入、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所以,货币供给量取决于不同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受制于经济一般均衡过程。此外,上式中的各函数是由多变的经济状况及经济过程所内生决定的,利率、货币需求等因素的频繁变化会使经济主体不断地改变其贷款规模及通货的持有量,所以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函数是不稳定的,中央银行也难以准确地推测和有效地克服多变的经济过程对货币供给的频繁而又复杂的影响。他们由此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内生变量。

3) 货币供给新论与传统的货币供给理论相比,其新颖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极为重视利率和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托宾等人认为,货币供给为一外生变量纯属错误,因为货币供给深受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及公众的货币需求量具有很大的利率弹性。利率的变动既诱使银行调整其资产经营规模;也引导社会公众改变其资产偏好行为,从而通过k、re等变量的变化而引起货币乘数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中央银行扩大基础货币的供给,就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发现M扩张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利率趋于下降,从而使银行减少存款、公众增加通货的持有量,于是又导致了一个货币紧缩的过程。所以,货币乘数不是一种简单明确的倍数。

    ② 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约翰·G·格利(John.G.Gurley)和爱德华·S·肖(Edward.S.Shaw)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同商业银行相似的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后来,托宾等人又发展和完善了格利与肖的观点。托宾等人认为,在现代金融制度下,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人们可以在范围广泛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资产选择的组合。因为其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负债同活期存款一样具有支付功能,且能提供货币收益,所以它们往往被人们视为良好的货币代替物而持有;同时,商业银行未必具备无限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因为人们对贷款和活期存款的需求不会无限大;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未必没有成倍地创造其负债的能力,因为只要经济内部存在着对贷款的需求,该类机构就可以通过存款的增加、贷款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和存款的再增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创造出若干倍的负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货币供给新论的倡导者认为,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在,对货币供给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宜以M3取代M2,以信用乘数取代货币乘数,以便对复杂的货币供给的决定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

5.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开始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自1995年7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请结合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学原理分析利率调整的原因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答:1)利率调整的原因

从宏观上来看,水泥、造船、金属制品等行业在连续几年中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而在近年的宏观调控中,经济性手段用的不多,大量地依靠政府的行政性命令才将过热的投资势头压了下来。然而行政性手段也有缺陷,容易引起“一刀切”,不分良莠,一棍子打死,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在所有的市场化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的当属利率调节,所以中央首先选择了利率调整。

其次,在连续的几个月中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与去年同期相比都上涨了5%以上。按照惯例,CPI只要连续三个月超过5%,银行就会加息。房地产的持续升温也是加息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的房价水平在前9个月上涨了13%,是1996年以来的同比最高涨幅。加息是非常有效地为房地产行业降温的手段,央行加息也有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意图。

2)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明显、普遍而持续上涨。我国本次物价上涨是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不是各类商品价格普遍上升,特别是工资、租金和利息等基本没有上升,所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但如果任其发展或宏观调控不好,就会转化为完全意义的通货膨胀。此次加息是在物价总水平连续数个月处于高位下做出的,虽然幅度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

②对投资的影响

去年国家的行政指令性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一些行业的过热投资,像建材、房地产、汽车项目等。今年全国的房价水平在前9个月上涨了13%,是1996年以来的同比最高涨幅,也引起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强烈反应。因而此次利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投资的过热,另一方面也巩固了宏观调控的成果。

③对消费的影响

这一次利率调整对消费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利息的上升的幅度还是比较小,人们不会为了一年多挣0.27个百分点就把本来的计划改变。因而,加息对消费的影响不大,更不会导致消费萎缩。

④对外汇的影响

2004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673.88亿美元,达到4706.39亿美元,外汇储备保持快速增长。但是这些增加的外汇很多都是投资者预期人民币的升值而大量涌入的热钱。而加息后,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外国资本由于没有利率风险而更加空前地进入中国市场,外汇压力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本来提高利率的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但实际上由于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会带来新的更大的压力。因此加息并不能化育明考研解析外汇压力。

此次利率调整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它是一个信号,它预示中国将可能更多的运用利率来对经济加以调控。

3)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

①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预防经济过热

从当前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今后宏观政策的走向应以保持2003年以来出台的政策稳定为主,并视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适时调节,在一般总量调控的同时,突出结构调整。具体措施可考虑:一是继续对农业实行免税减负的财政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业增长;二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节相结合,在保证对需要扶植产业财政和金融贷款资金支持的同时,继续实行有区别的信贷政策,限制过热行业的投资;三是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已出台措施的力度,抑制物价总水平的过快上涨。

②保持适度物价水平和预防通货膨胀

近些年的货币流通量总的来看有些偏高,2004年后期由于宏观措施的见效才恢复到大致合理的水平。2005年保持这样的货币流通量速度是比较适宜的。只要货币供应量控制适度,物价总水平的大幅下降或上升就不太可能。

在物价问题上,在强调总量的同时要注意结构问题。其中农产品价格和钢材、有色金属、石油、煤炭等基础生产资料价格值得特别关注。对于钢材、有色金属、石油、煤炭、电力等基础生产资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则另当别论,这些产品都属上游产品,上游产品的涨价已经并将继续引致下游产品的涨价,这为防范通货膨胀形成了真正的压力。所以增加这些原材料的产出以促使供求平衡,控制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应该成为2005年防范通货膨胀的重点。

③刺激消费增长和防范总需求膨胀

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变动状况,不仅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和提高的幅度,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的消费率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一直存在较大差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而我国1995年的最终消费率只有57.5%。1997年以后,中国连续几年实行了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最终消费率2000年提高到60%。但这一比率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开始虽然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也令人鼓舞,某些领域的投资甚至出现过热的问题,但最终消费率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到55.5%,2004年可能更低一些。所以,促进消费的增加,应该是今后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之一。

但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总体态势看,由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旺盛,如何有效地调控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使之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而不发生过快增长的问题,也应该是今后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之一。要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又要保持总需求的合理增长,这又是宏观政策的一个两难选择。

育明考研解析决问题的出路是在实施总量调节的同时注重结构调节。从总量说,要改变从1998年开始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走向,改而实行稳健的或中性的财政政策,适当缩减国债规模,压缩财政赤字,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2004年已经出台的货币政策走向,以达到控制投资规模进而控制社会总需求规模的目标。在结构上除了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对投资有保有压之外,还要积极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

④保持币值基本稳定和深化汇率制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汇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

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由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等原因,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不大,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这种汇率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以形成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实践证明,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改革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什么时机改革,改革的动作宜多大,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审慎的抉择。现在的问题是,要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又要避免陷于某些国家迫压人民币升值的漩涡,这实际构成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两难选择。

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75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7.5%提高到8%2006815,再次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提高到8.5%。同时决定自2006819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5%提高到6.12%。请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上述政策的原因和该政策对宏观经济将产生的影响。(南开大学2007研)

    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上交的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按比例上交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

我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我国经济、货币信贷量增长同比过快,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构成了通货膨胀压力。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积聚金融风险。贷款的过快增长还可能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加剧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进而使生产资料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流量和良性发展的金融环境。

第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因素复杂,导致货币供给量短期剧增。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原因不单是经济高增长、银行系统追求利息与利润收入的结果,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外汇占款大幅度上升,需要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对流动性加以冻结。

第三,经济形势决定了需要采用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作用机制复杂、传导过程曲折,而数量型工具作用机理直接、传导过程简单。在一定的时点背景下到底选择哪一种工具全看调节的紧迫程度和目标的预期值域。为适当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过度扩张及降低扩张中生成的金融风险,只能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之间进行选择。由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压力,在2004年4月份我国并不具备提高利率的环境,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必然选择。

第四,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弥补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均衡。通过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使金融企业完善股份制治理结构、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使当局的货币政策由内传导转向外传导,使市场发挥能动的货币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有效的传导机制。

第五,通过货币政策的改变,进而引导投资者改变心理预期。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每一个经济投资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其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当局目标政策的影响。同时,投资预期理论分析,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使之感到央行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对其投资领域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减少风险,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央行货币政策的意图并非完全紧缩银根,而是为了控制由于低水平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考虑货币信贷增长对物价、资产价格等方面的滞后影响,选择适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工具,可以改变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投资方向,继续保持货币信贷的长期稳定增长,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产生如下几个作用:

第一,经济的预期效应。货币当局宣布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给投资者一种货币政策紧缩的预期,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同时,对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第二,利润递减效应。由于当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可用贷款头寸发生变化,进而对其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商业银行仍将会保持正常的支付清算水平,并具有平稳增加贷款的能力。

第三,多米诺骨牌效应。此政策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改变市场资金供给状况,进而影响到资本市场,然后波及到经济的各个层面。

第四,市场利率效应。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与市场利率的资金供求弹性有关。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不同市场的市场利率影响并不相同,这也是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第五,市场结构效应。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但对金融市场整体供求均衡点(如股价指数)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市场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同上市公司、不同板块的股票价格受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也不相同。

2)利率调整的原因是:

从宏观上来看,房地产、水泥、造船、金属制品等行业在连续几年中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而在今年的宏观调控中,经济性手段用的不多,大量地依靠政府的行政性命令才将过热的投资势头压了下来。然而行政性手段也有缺陷,容易引起“一刀切”,不分良莠,一棍子打死,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在所有的市场化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的当属利率调节,所以中央首先选择了利率调整。

其次,在连续的几个月中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上涨。房地产的持续升温也是加息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的房价水平居高不下,加息是非常有效地为房地产行业降温的手段,央行加息也有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意图。

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

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明显、普遍而持续上涨。我国本次物价上涨是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不是各类商品价格普遍上升,特别是工资、租金和利息等基本没有上升,所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但如果任其发展或宏观调控不好,就会转化为完全意义的通货膨胀。此次加息是在物价总水平增长连续数月处于高位下做出的,虽然幅度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

②对投资的影响

去年国家的行政指令性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一些行业的过热投资,像建材、房地产、汽车项目等。今年全国的房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仍有上涨趋势,也引起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强烈反映。因而此次利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投资的过热,另一方面也巩固了宏观调控的成果。

③对消费的影响

这一次利率调整对消费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利息的上升的幅度还是比较小,人们不会因此而把本来的计划改变。因而,加息对消费的影响不大,更不会导致消费萎缩。

④对外汇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增高一方面显示了近来贸易顺差继续高增,另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同时则给当前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不少难度。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已成我国当前出台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取向。

但是这些增加的外汇其中有一部分是投资者预期人民币的升值而大量涌入的热钱。而加息后,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外国资本由于没有利率风险而更加空前地进入中国市场,外汇压力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本来提高利率的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但实际上由于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会带来新的更大的压力。因此加息并不能化育明考研解析外汇压力。

利率调整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它是一个信号,它预示中国将可能更多的运用利率来对经济加以调控。

 

 

 

6.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形式及其适应的范围。(上海交大2000研)

答: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

所谓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它是一个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的效果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广泛概念。

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政策目标。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此外还有一些选择性政策工具和直接控制手段、道义劝告

等等。

所谓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通过控制其支出和税收进而影响总需求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形式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要想取得最大效果,必须与政府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进行充分协调和合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产出。在调控经济活动时,为了避免相互抵消作用,增强调控力度,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

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即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资金,使社会的总需求迅速得以扩张,对经济活动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政策配合适用于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未被利用的闲置资源的情况。从IS-LM图上来看,表现为在利率r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Y大幅增加(见图5.4)。

5.4  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影响

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即货币当局回收贷款、收缩银根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同时财政部也压缩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货币量。这种双重压缩会使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

这种政策配合适用于扭转严重的经济过热,抑制恶性通货膨胀,但要防止出现经济萎缩。从IS-LM图上来看,表现为在利率r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Y大幅减少(见图5.5)。

5.5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影响

③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即财政部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财政收支保持平衡甚至盈余;而银行则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采取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配合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经济处于萎缩的情况。从IS-LM图上来看,表现为利率r大幅降低,而社会总需求Y变化不大(见图5-6)。

5.6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效果

④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即银行收缩银根,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同时国家财政采用赤字方法扩大支出。这种政策适用于通货膨胀与经济比较繁荣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的情况,实行这种政策以在经济得到紧缩的同时治理通货膨胀,调整产业结构,中和金融紧缩可能过强带来的消极作用。从IS-LM图上来看,表现为在利率r大幅升高的同时,社会总需求Y有所下降(见图5.7)。

5.7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效果

3) 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情况

联系到中国近几年的实际情况,自从1997年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便愈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98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前后多次共增发5100亿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连续八次降息、增加货币供给量、改善信贷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改革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对扩大内需、改善通货紧缩形势、促进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下的“双松”政策在中国特殊实际中的一次具体运用。

7.试评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人行1999研)

答:1)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凯恩斯《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2) 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3) 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用一组方程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育明考研解析方程组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4) 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即假设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总需求的不足。

5) 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

6) 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为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8.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原理出发,评析1998年以来我国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及其效果。(中央财大2000研)

答: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原理

参见简答题第15题。

3)1998年以来我国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无论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社会总需求不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通货紧缩现象,我国果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现两大政策的有效配合,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我国第一次开始重视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和两大政策的配合运用,这种配合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的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扩大了社会总需求,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从1998年开始,中央银行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改善信贷结构、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直接融资等等。近几年来,货币供应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直接调控手段逐步向间接调控手段转化,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得到较大的发展;消费信贷、农村信贷、中小企业贷款等有了很大的增长;货币市场也在逐步健全和成熟。货币政策的效果正在得到逐步的显现,贷款规模有了很大增长、消费物价水平也已止跌回升、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加。可以说,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有效的。

两大货币政策的配合。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包括对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财政增发国债,有银行购买,这本身是运用银行资金,就是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而且,国债发行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多样化也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操作工具。另一方面,国债资金作为资本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也为银行增加贷款创造了条件。另外,财政部还发行了2700亿的特别国债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金,增强其资本充足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的出口需求,而经济体制改革和供给结构的失衡又导致了内需的严重不足,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现象。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果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近两年的实施结果表明,这种政策配合还是比较有效的。它较好地扩张了社会总需求,并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降低利率水平减少“挤出效应”的抵消作用;同时物价总指数也于2000年开始止跌回升,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开始得到彻底的转换;宏观经济得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两者的配合也较好地起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较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减少了“挤出效应”的消极影响;同时财政政策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工具,也为扩大货币供应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社会总需求仍未得到有效的满足、公众的消费意愿仍不够强烈、信贷结构还未得到合理的调整等原因,我国仍然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拉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9.试评述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南开大学2000研)

答:1)现代货币主义的含义

现代货币主义是在弗里德曼的大力倡导下,以芝加哥大学为发源地和大本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西方经济学流派,也称“货币学派”或“芝加哥学派”。而所谓的“现代”货币主义是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数量说而言的。鉴定一个经济学家是不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四条标准是:

第一,强调货币因素对名义收入变动的决定作用;

第二,赞同货币主义模式的传导机制,认为货币是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对现实经济发生直接影响的。

第三,坚持市场经济具有内在自动稳定性的信条,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自然趋势,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的失误。

第四,相信由私人经济行为决定的资源配置与名义收入的短期变动无关。

总之,关于货币供应的变化是名义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一条,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论点,也是现代货币主义的狭义定义。

2) 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共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规范及货币政策效果。

①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维持物价的稳定,其余的事情如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则一概听任市场的“内在稳定力量”去育明考研解析决。

②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学派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③ 货币政策工具。弗里德曼等人力主公开市场业务,他们反对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而将公开市场业务视为惟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理由是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其他两种政策工具所没有的优点。

④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

⑤ 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经济对政策变化做出反应的时滞较长而且易发生变化,另外就是经济预测技术水平低。货币主义者认为这些问题难以克服。一般来讲,固定货币规则的运用要大大优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他们相信即使在中央银行意识到其稳定经济的主要责任,并对其行动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固定货币规则也是最优的。

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内容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最重要的是其货币政策主张即“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规范。货币主义极力反对凯恩斯学派“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理论,提出应推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不致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排除利息、信贷流量、超额准备金等因素,以一定的货币供给量作为惟一支配因素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认为,为了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应尽量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避免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要使失业和经济增长分别保持在“自然失业率”和适度增长率上,就要控制货币供给量,保持一个稳定的货币增长速度,将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与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

现代货币主义“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主张,是基于以下两点提出的:其一,他们相信经济本身存在自动调节功能,在没有中央银行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行动情况下,产出可以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理论上,经济会表现出一种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随着时间变化,它可以自动消除紧缩和通货膨胀缺口,这一机制源于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伸缩性。其二,他们认为用来操纵社会总需求的相机努力不起作用,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时滞和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他们还认为这种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稳定产出和就业,并可能导致很严重的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提出的上述“单一规则”遭到了凯恩斯学派的严厉批评。凯恩斯学派认为,弗里德曼对货币重要性的强调太过分了,完全否定了中央银行的主动能动性。他们指出:“有能动性的人不应当屈死在规则之下”。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论是以经济波动完全是货币现象这一假设为前提的。实际上,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很多,既有货币方面的因素,也有非货币方面的因素,而货币供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可以看到,在金本位制之下,虽然货币供给完全由金属货币自动调节,经济波动仍然经常发生。因此,不能简单得把经济波动归结为一种货币现象。推翻了这一理论基础,“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操作理论也就不攻自破了。而且,从近几十年的实践来看,弗里德曼的这一理论本身也没能使很多国家的经济摆脱物价上涨的困扰。因此,货币规则至多是作为中央银行的指导原则。

总之,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货币政策主张是:由于货币需求是十分稳定的,而货币供给完全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而且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不起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应奉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运用公开市场业务保持货币供应量固定速度的增长,以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

10.试述微观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人大2001研)

答:1)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一定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① 货币政策时滞。从货币政策执行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为货币政策时滞。

②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太多而很难做到不发生误差,这就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③ 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这是指社会经济单位和个人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并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这种预测和反应可能会使货币政策归于无效。

④ 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政治主体的压力等等。

2) 微观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

微观主体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地做出对策,而且极少有时滞。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对消其作用的对策,政策可能会归于无效。例如,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人们通过各种信息预期社会总需求会增加,物价会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会通过工会与雇主谈判,要求提高工资,企业预期工资成本的增大而不愿扩展经营。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的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微观主体的预期,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货币当局不可能长期不让社会知道他所要采取的政策;即使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也将导致微观经济主体做出错误判断,并会使经济陷入混乱之中。但实际的情况是,公众的预期即使是非常准确的,实施对策即使很快,其效应的发挥也要有个过程。这就是说,货币政策仍可奏效,但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大打折扣。

3)中国实践操作中微观主体预期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

在中国,这种微观主体的对消作用是以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自从1997年出现总需求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现象以来,中央银行便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货币供给,改善信贷结构以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几年过去之后,货币政策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内需仍不能满足要求,物价总水平也没有出现上涨的趋势。这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由于消费主体和投资主体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所导致的。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职工下岗问题导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不断下降,而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又使得人们的支出预期不断提高,因此即使央行采取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利率的方式仍不能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相反却尽量可能的把现有收入储存起来已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11.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上有何分歧?(厦门大学2000研)

答:1)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要政策特征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是两个观点十分对立的学派。前者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后者则十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中央银行应该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这种“单一规则”保持物价的稳定。

所谓货币政策有效性,特指的是货币政策能否稳定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与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并无直接关系。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①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②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③货币当局能否如其所愿的控制货币。

2)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上的分歧

凯恩斯学派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虽然存在着时滞,但它可以系统地影响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即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由于经济运行不稳定,必须有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市场经济的运行很不稳定,长期增长速度与短期增长速度往往互相背离,这就导致经济的波动。若短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长期增长速度,社会的有效需求就超过有效供给,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社会有效需求少于有效供给,这又会发生经济萧条和失业。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发挥稳定经济、保证充分就业的作用。因为这种调节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的,所以称之为“相机抉择”的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实际产出;反之,在经济增长过快出现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有效需求,限制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据此调节货币数量,影响经济运行,抵消非货币因素引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②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稳定经济运行。凯恩斯学派认为,私有经济本身不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相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必然会导致需求扰动。如果听任自然,就会产生繁荣和衰退交替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范倡导者看来,货币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能动性的短期经济稳定作用,货币当局被赋予广泛的权力,它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权衡取舍,通过“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反经济周期”行动来抵消波动,稳定经济运行。

③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货币政策的时滞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密切关系。对凯恩斯主义者来说,由于他们断言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间接的(即通过利率的变化间接影响实际经济变量),而财政政策是直接的,因此他们认为,货币政策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显示出其作用和效果;其全部效果发挥出来则需要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收效比较慢,而财政政策收效比较快。虽然他们承认货币政策具有较长的时滞,但他们仍然坚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比较有效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稳定经济运行。

而货币学派虽然认为货币政策的收效比财政政策要快,但是由于长而不确定的时滞的存在和人为判断失误等因素,“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往往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制造者。即货币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他们是从下面几个方面阐明其政策观点的:

① 他们相信经济本身存在自动调节功能,在没有中央银行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行动情况下,产出可以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理论上,经济会表现出一种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随着时间变化,它可以自动消除紧缩和通货膨胀缺口,这一机制源于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伸缩性。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由于在现行工资率水平上存在着劳动力过度供给,工资趋于下降,工资的下降使厂商的投资意愿增加从而扩大了社会总供给。只要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也就是说,只要存在劳动力过度供给,这一过程就将继续。在时间充分和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紧缩缺口会自动消失。类似过程也可以使通货膨胀缺口在不借助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情况下自动消失。

② 他们认为用来操纵社会总需求的相机抉择不起作用,这是由货币政策的时滞和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他们还认为这种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稳定产出和就业,并可能导致很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对政策变化做出反应的时滞较长而且易发生变化,另外就是经济预测技术水平低。货币主义者认为这给有效的执行反周期货币(和财政)政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时滞的存在使得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得更为复杂。据估计,货币政策的时滞大致需要1~2年。另外,微观主体的预期作用以及其他一些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制约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实现。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的这些问题是难以克服的。一般来讲,固定货币规则的运用要大大优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他们相信即使中央银行意识到了其稳定经济的主要责任,并对其行动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该规则也是最优的。

③ 与上述观点相适应,他们主张放弃“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而采用“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虽然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并不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即货币政策长期无效,但他们认为固定的货币规则可以促进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提高人们的信心,从而有助于长期计划和投资。弗里德曼指出美国历史上所有主要的通货膨胀都与货币供给速度加快有关。同样,所有严重的经济收缩都伴有货币供给的绝对减少或者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的明显放慢。采用固定货币规则可消除货币供给的易变性,这样,人们会预期经济前景更加稳定,不会出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和严重的衰退。厂商预见到经济的波动幅度将会变小,就会稳定他们的投资支出,从而提高经济整体的稳定性。

12.政策分析

519日,央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21文),对规范房地产信贷做出细致、精确的规定;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1%。从9月21日起,除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必须将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你认为上述政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另外,为什么央行采用了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手段而不是上调利率?(北京交大2004研)

答: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都是在我国货币供应量出现大幅度上升,经济出现过热的背景下出台的。

(1) 政策出台的背景

2003年以来,我国的固定投资出现剧烈的上涨,汽车、钢铁、房地产、铝、电力等资源性行业更是出现了高达50%以上的增长。企业对这些行业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短期这些行业的供给小于需求,投资利润额较高,或者是看好这些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但由于这些行业的投资周期较长,在固定投资飞速上涨的背景下,这些行业实际上是危险行业,当目前投资的项目真正投产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因此投资前景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固定投资的行业都是资源性行业,其基本特征是资本密集型。在企业自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比如房地产行业,其资金的80%直接或间接来自银行。实际上,企业将投资风险转嫁给银行,而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通过扩大分母的办法,大量放贷。在企业投资需求增加(并且都集中在少数行业),银行放贷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也就相应增加,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消除和防范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限制房地产贷款的文件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的背景。

(2) 政策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具有两个性质:第一,对房地产行业信贷的规定实际上是针对投资过热行业的刹车;第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是限制放贷规模,以控制我国总体投资需求过热。这些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投资过热行业的影响。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通过一系列的规定,以限制其信贷规模,其中房地产行业就是典型的行业。毫无疑问,通过这些政治性和法律性的政策,投资过热行业的投资势头必然会受到限制。但是,对这些行业的一刀切则可能使一些已有好的投资项目因为资金链的断缺而不能如期投资,这反而造成了银行的不良贷款。

第二,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2003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走出了前几年的负增长状态,物价水平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这也宣告了我国经济紧缩的结束。但是2003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来源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消费品物价水平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增长。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根本上就是因为投资过热,中央银行采取提高准备金率的政策限制投资,其实也是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因此这对物价水平可能出现负面的影响。

第三,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紧缩政策必然导致我国2004年的GDP增长速度放慢。我国2003年的GDP增长速度可以达到9%以上,但是如果分析GDP增长的来源,则会发现很大一部分来自固定投资。因此对投资的限制必然降低GDP的增长速度。但是,这种降温是有利的,因为资源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本身是不可持续的,我国的宏观调控也不仅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就业的增长比经济增长本身更有意义。中国人民银行的紧缩政策可以降低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其达到8%左右水平,以控制经济的过快增长。

3) 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准备金政策而不采取加息政策的原因

在西方国家,准备金政策一般很少使用,中央银行一般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利率的方法调控货币供应量。2003年面对经济过热,我国采取准备金政策而不采取加息政策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从内部因素看,我国利率政策的政策效果不佳。由于我国的利率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因此利率水平并不能反映资源的配置,采取利率政策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利率水平才是反映资源配置的利率水平,在固定利率情况下,将无法给出答案。另一方面,我国的投资过热主要是固定投资增长过快,而对这些行业进行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中央或地方的大型企业,这些国有企业经营时,管理层往往注重规模而不注重效率。资金成本对这些企业行为的影响有限,因而利率政策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影响并不大。最后,从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实践看,一些管制政策可能比市场化的政策效果更好,尤其是在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作用尤其如此。

从外部因素看,2003年美国利率不断降低,我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外部环境,大量热钱拥入我国以期望人民币升值获利。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加息政策必然更为加剧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大,更多的热钱将进入中国。为了保持固定的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必然急剧增长,外汇储备占款的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这实际上就削弱了加息带来的政策效果。

13.哪些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不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承诺的可信任性?

答:1)在对付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预期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中央银行能成功地使人们相信,它将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来遏制通货膨胀,那么很可能在中央银行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之前,通货膨胀率便已经下降了,而且这种下降并不需要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因为它是由菲利普斯曲线的下移所导致的。相反,如果公众普遍认为中央银行将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使货币供给没有增加,通货膨胀率也可能上升。

显然,中央银行希望建立起一个执行强硬(稳定)货币政策的形象,也就是说它不会为了减少失业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得公众有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固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工具,例如发表电视讲话等,宣传自己稳定物价的决心。但是这种宣传往往不具有多大的可信任性。因为公众知道,一旦中央银行执行强硬货币政策的表示为公众所信任,从而菲利普斯曲线下移至一个较低的位置,使得通货膨胀的压力减轻,中央银行便不会执行强硬政策,反而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增加就业机会。中央银行的这一倾向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 consistency)。这种时间不一致性会为公众所知,从而使中央银行的宣告也不会被视为一种可信的承诺。

2) 要使中央银行执行强硬货币政策的承诺具有可信任性,仅仅依靠中央银行的某种政策宣传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做出某些制度上的安排,使得中央银行不太可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样才能使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承诺具有信心。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利于中央银行执行强硬的(或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制度性安排主要包括:

第一,取消中央银行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的行为,改为按规则行事。只要货币政策是遵照某种既定的规则执行的,那么中央银行就丧失了为达到某种特定目标(如就业)而采取膨胀性货币政策的权力。在所有主张按规则行事的经济学家中,弗里德曼是最著名的一位,他提出中央银行应该确定一个固定的货币增长率,每年的货币供应量都按照该比率稳定地增长。他认为这一规则至少可以避免使货币政策本身成为一种经济波动的根源。但是这一货币规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货币流通速度必须是稳定的,从许多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验看,这一前提并不满足。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确保稳定的名义国民收入或价格水平增长率的货币政策规则,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宣布一个计划的名义收入或价格水平路径,一旦名义收入或价格水平偏离了这一路径,便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使之回复到这一路径上来。

第二,确立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规则。虽然财政政策本身并不可能独立地成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但政府的开支必须通过税收、发行债券或发行货币来育明考研解析决,因此巨大而且持续的财政赤字很可能会引起对未来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更改预期,即使当前的货币政策是坚挺的。由此看来,一种稳健的财政政策显然是较为适宜的,但是这不能被过于机械地理育明考研解析,事实上,政府在每个年份都达到预算平衡是不可能的,而且也并不可取。在繁荣时期,政府的税收可能增加,转移支付可能减少,因而可能会出现预算盈余;反之,在萧条时期,税收减少,转移支付增加,因而可能会出现赤字。财政政策的这一特征被称为“自动稳定器”功能,因为它可能在繁荣时期减少总需求,在萧条时期扩大总需求。如果要求政府在每个年份都实现预算平衡,则财政政策的这一功能便会消失。此外,片面地追求预算平衡还可能要求在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税率,从而引起许多不必要的扭曲。但是无论如何,巨额、持续的财政赤字应该是能被避免的。

第三,使中央银行具有足够的独立性。由于政府的目标往往较为多元化,而且在西方现行的民主政体中,政府首脑的行为还具有短期化的倾向,因而受政府干预过多的中央银行,往往被迫采取通货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有研究表明,在物价稳定方面,那些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往往比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有更好的记录。因此,就执行强硬的货币政策而言,一个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显然具有较强的可信任性。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着我国的中央银行在独立性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是银行过多地承担本该由财政承担的职能,即银行职能财政化,仍是困扰我国银行体制的重要问题。

14.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参见第3章论述题第12题。

15.为什么必须重视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为什么又必须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

答:1)所谓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就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方面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比如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都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

之所以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识别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辨明各因素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从而将机会成本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函数。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通常可划分为三类:一类为规模变量,如收入和财富;二类为机会成本变量,如利息、物价变动率;还有一类称之为其他变量,如制度因素。将机会成本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模型,是从微观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问题的典型表现。这样,可以更好地说明利率和价格变动这类因素对货币拥有主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收益或损失,以及这种潜在收益或损失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影响。

②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的长处,它们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a.在规模变量为一定时育明考研解析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b.提醒人们注意,货币不仅有交易媒介功能,而且还具有资产和价值贮存功能;c.强调利率、价格等市场信号对货币需求能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d.有可能使短期货币需求分析更为精确。

2)所谓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是指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实现一定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而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准确地判断总体货币需求的水准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关键。比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都是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

之所以又要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① 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其着力点在于建立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具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则在于根据可以育明考研解析释货币需求的变量,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和一些重要机会成本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因此这两者是不能偏废的,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②微观主体货币需求的综合并不是总体的货币需求,必须从宏观角度对总体货币需求加以单独考察。这是因为,通过估算微观主体货币需求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必须要区分微观主体的各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又要区分为多组、然后还要抽样调查、分析计量、逐层汇总,这一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耗费许多的人力物力、耽误很长的时间、还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累积。因此,无论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分析有多大进展,有如何重要的意义,也不能排斥宏观角度分析的作用及其独立地位。

③总之,对货币需要从微观角度考察,其着力点在于建立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要变化的原因;对货币需求从宏观角度考察,则在于根据可以育明考研解析释货币需求的变量,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和一些重要机会成本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这两者是不能偏废的。所以,重要的是研究中两者的相互推动,实践中两者的相互配合。

16.假设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使用才能加速其复苏?若没有这些政策又会发生什么呢?

答:1)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即产出低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名义货币存量或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来发动一起需求冲击,使AD曲线移动到,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实现均衡,加速经济复苏,但是物价水平不可避免地提高了(由P0P1)。如图5-8所示。

2)如果没有这些政策,产出也能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内经过缓慢的调整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同时使物价水平降低。由于经济萧条,本期价格小于上期价格P0<P1AS曲线下移至,在点实现短期均衡,价格下降,产出增加,由于产出仍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工资还会下跌,并传导到价格上,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曲线达到正,产出达到,价格已充分下降。如图5-9所示。

 

5-8  政策干预情况下经济复苏    图5-9  无政策干预情况下经济复苏

17.在美联储90年代以来的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中,货币量已基本不被视为货币调控的中介目标,这与货币主义倡导的货币调控中介目标截然不同。

1)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建议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r)目标的货币规则。其中:是过去一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最近衡量的实际GDP是经济自然产出水平;是美联储的通货膨胀目标。试育明考研解析释这个确定利率规则背后的逻辑。

3)一些经济学家支持这种货币规则,但认为y应该是通货膨胀和产量的未来预期值。用预期值而不用实际值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大2006研)

答:1)受维克塞尔和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货币当局主要是通过调节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并以此来调节国民收入、维持“充分就业”。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英美等国的物价上涨幅度急剧上升,从而使稳定物价的问题空前尖锐起来。经过弗里德曼等人的理论努力,在学术界、决策圈乃至公众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思想潮流:只要控制了货币增长,就可以实现物价稳定和潜在的经济增长。在这种背景下,英、美等国转而采用货币量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美联储自1971年开始正式定期公布M1M2M3的目标增长幅度;1979年,美联储正式开始采用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然而,在美联储采用货币量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同时,货币量指标却发生了深刻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结合了付息特征和随时支取特征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这不仅模糊了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界限,也模糊了投机性货币持有和交易性货币持有的界限,使不同层次货币量变化同实体经济运行的稳定联系趋于破裂。另外,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也使英美等国越来越难以控制货币总量。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美联储放弃了M1,转而利用M2充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3年美联储宣布转向盯住实际利率,从而彻底放弃了货币量指标。

2)制定这项利率政策的含义有3点:

第一,(2%p)项意味着在长期均衡中,当y = y*p = p*时,实际利率为2%,因为2%等于名义利率(r)通货膨胀利率(p)之差。

第二,当yy*)项为正值时,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右面相交,因此,美联储应该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r),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yy*)项为负值时,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左面相交,因此,美联储应该放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r),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第三,当pp*)项为正值时,通货膨胀利率高于美联储的通货膨胀目标,美联储应该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r),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以减小通货膨胀。当pp*)项为负值时,通货膨胀利率低于美联储的通货膨胀目标,美联储应该放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r),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以增大通货膨胀。

3)实际值是过去或现在已经发生的情况,预期则是将来会发生情况的推测。采用实际值,时滞问题就很有可能影响政策的执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对未来的经济发生作用的,由于实际值反映的是历史情况,所以用预期值更为科学,而且还考虑了时滞问题,但其缺点是经济预期是极不准确的,因为宏观经济学是极为原始的科学,某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在本质上是根本无法预期的。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规则用预期值,他们就不得不依靠对未来经济状况进行学理式的猜测。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