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博信息 > 行管 2026年北大政管院【行政管理】考博必知|考博经验|考博参考书|面试经验

行管 2026年北大政管院【行政管理】考博必知|考博经验|考博参考书|面试经验

时间:2025-04-14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0

#北大政管院2025年博士报考信息(2026年考博学生可参考)

报名时间:2024年9月6日上午9:00至9月27日上午9:00

材料提交:2024年9月28日上午11点前

笔试面试时间:复试时间预计为10月下旬。复试方式为笔试和面试

总成绩:笔试成绩及格(60分及以上)方可进入面试,面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100%,即面试成绩为复试总成绩。

欢迎咨询育明考博-小李老师T/W:185-189-73878


true


编辑

北大政管院行政管理2026年考博必知:

前期准备

- 了解招生政策:北大博士招生主要是“申请—考核制”,需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初审后进入复试。要关注官方网站,明确报名时间、材料要求等细节。如2024年报名时间为9月6日至9月27日,需在9月28日上午11点前提交材料。

- 满足英语要求:虽然北大不再组织校内外语考试,但考生需提供符合要求的英语成绩,如TOEFL(IBT)90分以上、IELTS(A类)6.5分以上等。

- 提升学术背景:本硕院校和专业有一定影响,双非院校学生申请需更出色的成果。要提前积累科研经历,发表学术论文,核心论文会增加竞争力。

申请材料准备

- 研究计划:这是关键部分,占比较重。要选择合适题目,体现对研究问题的理解、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研究思路的清晰性。建议提前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 学术简历:突出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学术成果、获奖情况等,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避免过于简单。

- 其他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专家推荐信、个人陈述等,确保材料完整、准确、规范。

联系导师

提前与导师取得联系很重要,附上学术简历和研究计划可提高导师回复几率。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和招生情况,争取获得导师认可,增加录取机会。

复试准备

- 专业知识复习:复习公共政策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等基础理论,关注《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的前沿热点。

- 研究方法掌握:熟练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实验方法等,能在面试中清晰阐述研究方法的应用。

- 面试技巧训练:准备常见的面试问题,如自我介绍、研究计划介绍、对专业问题的看法等,注重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应变能力的训练,保持自信、谦逊的态度。

时间安排

提前一到两年开始准备,这样有足够时间积累科研成果、撰写研究计划和复习专业知识。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任务,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才匆忙准备。

一、申请材料

1.《北京大学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上报名并缴费成功后,方可在报名网站下载报考登记表,打印后须在第2页和第3页上签署本人姓名;

2.身份证复印件;

3.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入学前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获得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4.本科、硕士毕业或在读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已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应届硕士在读的申请人,请提供本硕两个阶段的成绩单原件,缺一不可);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论文目录等),以及证明考生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研究成果复印件(已发表或者未发表均可);

6. 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须考生本人亲笔签名;模板详见附件二)。

7. 两封专家推荐信(专家须具有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须专家本人签名;模板详见附件三)。

8.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请务必按要求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

(1) TOEFL(IBT)(含家庭版TOEFL IBT)90分(含)以上(2023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2) IELTS(A类)(不含IELTS indicator)6.5分(含)以上(2023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3) GRE310分(含)以上(2020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4)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500分(含)以上(2020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5) 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合格证书(2020年 9 月 1 日后参加考试);

(6) 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的学习并获得学位(2020年9月1日之后获得),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在母语为英语国家或地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学习的应届生请提供所在学校或者院系的英文授课学位项目成绩单证明,并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请注意以上英文授课仅限学位项目,不包含交流和培训课程项目)。

请考生务必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上述英语水平证明之一,且成绩和参加考试的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将视为不合格材料。复试时须出示原件进行确认。

9.证明学习或工作能力的其他材料,如获奖证书、专利等。

10. 报考政治学(国家安全战略与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应急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政府运行与保障管理)专业定向在职的考生需为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且需提供所在单位在职证明及单位同意全日制攻读博士的相关证明。

1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还须将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主管部门公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同其他报考材料一起,在报名材料接收截止时间前寄送至本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复试信息

复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甄选。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外语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

笔试由学院统一安排。笔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格。

面试小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综合考查申请人知识背景、思维逻辑、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掌握程度等。面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格。

三、复试参考书

以下是一些北大政管院行政管理考博的参考书:

《公共行政学》(第四版):张国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系统阐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李国正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涵盖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内容。

《公共经济学》:李国正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讲解公共经济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应用。

研究方法类

-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全面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拓展阅读类

-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探讨公共资源的治理问题,为公共政策研究提供新视角。

- 《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麦尼金斯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有助于理解公共经济的多元治理模式。

-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第二版):顾建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提升专业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便于阅读英文文献。

辅导资料类

- 《中国行政管理》 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近五年论文。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导师研究方向,把握考试重点,更多考试专业课重点、热点分析欢迎@育明考博-小李老师

四、行政管理热点总结

考博笔试与面试常聚焦行政管理领域前沿与热点,了解这些内容能助你在考博中脱颖而出,以下是一些行政管理考博热点:

数字化转型: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行政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许多地方政府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提高行政效率。不过,在转型过程中,数字鸿沟与数据壁垒问题凸显。不同地区、人群在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接入程度上存在差异,导致部分群体难以充分享受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困难,形成数据孤岛,阻碍了行政协同效率的提升 。

治理模式变革:协同治理与整体政府理念兴起,强调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协同合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行动,提升公共事务治理效能。例如,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需要交通、公安、规划等多部门协同,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同时,自主治理理论受到关注,研究如何激发社区、基层组织等的自主治理能力,像一些社区通过居民自治解决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问题 。

政策创新与改革:共同富裕成为重要政策目标,围绕三次分配的政策研究不断深入,初次分配中注重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再分配中强化税收、社会保障等调节作用,第三次分配鼓励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行为。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

危机管理: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对政府危机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危机预警、应急响应到恢复重建,各环节都需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如在疫情防控中,政府在信息发布、物资调配、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暴露出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都成为研究热点。危机领导力也备受关注,探讨领导者在危机时刻如何有效决策、协调资源、稳定人心 。

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愈发关键,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研立项等,以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